牛得奖商城

微表情心理学:看一看微动作就知道你在想什么

  • 管理/营销/职场
  • 时间:2021-09-18 15:19
  • 阅读:2227

  有时候,一些细微的动作和表情完全出于人的本能,它不受思想的控制,无法掩饰,也不能伪装。因此,我们从一些微表情与动作中就能识别他人的性格。而学会从细微处识别他人性格,将会使你的生活与工作获益匪浅。

  点头就是YES,摇头就是NO吗

  人的语言和肢体语言都受大脑的指挥。人的所有表情器官和神情都集中在头部,因此头部往往是人们关注、观察身体语言的重点。可以说,观察一个人,从头部所得到的信息是最为准确的。

  性格研究者对动物头部的形状做过分析,结果证明,动物的性格与它头部的大小有很大的联系。头部大的动物一般都较为凶猛好斗,而头部小的动物大多比较温驯。美国心理学家还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头部越大、越饱满的人,他的智商可能就越高。

  头部的大小可以反应性格、智商,头部的动作又能预示什么呢?心理学家和行为学家经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人们把头偏向一边,说明对谈话内容很感兴趣,正在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倾听,甚至完全被对方吸引,也就是“侧耳倾听”的状态。小孩子听故事时,就是这样。

  头挺得笔直,说明他保持中立态度,对谈话内容或说话的人,仍在仔细审视,因此,这个时候并不适合让对方回答决定性的问题。

  低头向下,往往说明这个人对谈话内容不感兴趣,或者持否定态度,想通过回避目光交流的办法,隐藏自己的想法。

  脑袋朝前伸,是一种攻击性的动作,往往给人一种压力,暗示着他可能马上要命令你去做什么。

  头部向后仰,往往代表着无奈、退让、迟疑,或是想要释放什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仰天长叹”。比如,我们经常在做完一件重要的事情之后,如释重负,头部不自然地往后靠在椅子上。

  当我们知道这些头部动作的秘密后,我们在与人交谈时,就可以揣摩别人的心理状态了:如果对方偏着脑袋,说明你讲得很精彩,完全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如果对方头挺得笔直,说明他对你讲的既不讨厌也不太感兴趣,这时可以试着换个话题来吸引对方;如果他开始后仰或低头,说明你讲得有点无趣或者有些惹人烦了,这时要赶紧提高音量,讲个笑话,缓和一下气氛,把对方的心拉回来。

  总之,我们能通过他人头部的动作得到一些重要信息。以下是常见的几种:

  1.点头

  点头表示答应、同意、理解和赞许,大多是表示同意的意思。但是这个动作如果做得过于频繁,会给人敷衍的感觉。

  2.抬头

  它表示的是有意投入的行为。

  3.摇头

  大多数情况表示否定,但也有不同。把头猛力转向一侧,再使它迅速回复到原来的位置,这是单侧的摇头,表示“不”的信息。把头部半转半倾斜向一侧是一个友善的表示,仿佛同路人在打招呼,它传递的信息是“见到你非常高兴”。晃动头部,常被用来表示惊奇、震惊、惊讶的信息,隐含了刚得到的消息是那么不寻常,事情出乎预料,以至于必须晃动头部来确定这不是做梦。

  4.头部猛然上扬然后回复平常动作

  如果是初识或不熟悉的人,头部上扬代表很吃惊的样子。如果是在彼此熟悉的场合时,则表示当事人突然明白了某事物的要旨,是猛然醒悟的表现。

  5.低头

  将头部垂下呈低头的姿态,所表示的基本信息是屈居人下,如果是居上位者做此动作时则表示消极。在商务交往中,低头这种身体语言是非常不受人欢迎的。

  6.头部僵直

  这是心里觉得无聊、苦闷的表现。在现代商务活动中,头部挺得笔直说明在与谈判的对话人之间持中立态度。

  7.头部向前伸并朝向感兴趣的方向

  这个动作表示心中满怀爱意,也可以表示满怀恨意。前一种情况是两个相爱的人,伸长脖子并神情专注地凝视对方的眼睛,沉醉于美好的感情之中;后一种情况是两个冤家或者仇家探出头部,表示他们不畏惧或者藐视对方,而且瞪视对方来表示仇恨。

  8.头部往侧面方向移开

  基本上属于保护性的动作,比如把脸部移开以回避对身体有威胁或者造成伤害的事物。在特殊情况下,这个动作伴随掩饰脸部而隐藏自己的身份和表情。

  9.头部后仰

  这是表示骄傲和自信的动作,像势利小人或非常有自信之人鼻子朝天的姿态。一个人会把头部向后仰,其情绪变化包括从沾沾自喜、自命不凡到自认优越。基本上,这种动作体现的是挑衅的态度,因此要尽量少用这个动作,因为骄傲的外表和挑衅的姿态会给人造成不好的印象。

  10.头部缩回

  这是回避的动作,同时表示对事物的不满或者不认可。

  11.头部歪斜

  这个动作源自小时候舒适的依偎——小孩把他的头部静静依靠在父母的身上,属于一种撒娇行为。当成年人(大多是女性)把头歪向一侧时,此景就好像倚在想象中的保护者身上一样。如果这个动作是用来玩弄风情或者故意用来吸引别人的,那么便有假装天真无邪或故意卖俏的意味。

  12.突然把头低下

  隐藏脸部,用来表示谦卑与害羞。如果在心怀敌意的情况下,把头低下则表示头部有紧迫的负荷。

  心理小课堂:头部动作的分类

  莫里斯博士是英国著名的人类行为学家,他将触摸头部的动作细分为650种,然后又归纳整理为以下四大类:

  1.属于整理身体的动作

  将手举向头部做出“擦”“抓”“摸”等动作,这类动作本来是用以保持头部清洁的,但是,当我们脱离本来的目的,陷入情绪混乱或紧张状态时,往往会做出类似整理头部的神经质的行为。

  2.属于隐蔽动作的接触

  包括对噪音感到不耐烦时的用手掩耳,气味过烈时用手捂鼻等动作,这类动作是为了挡住外界的强烈刺激侵入感觉器官。此外,当内心万分痛苦而哭泣时,用手捂着脸的动作也属于这一范畴,这是一种企图掩饰的姿态。

  3.自我亲密性的接触

  这类接触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安定,是下意识所形成的心理作用造成的。在这一类的头部接触中,我们最常做出的动作,就是一肘靠在桌面上,用手掌支撑着一侧头部的姿态。除了这种以手撑头的动作之外,在我们经常做出的动作中,还有一种并拢中间三指或四指,手背朝外,轻轻拍打额头的行为。这种姿势大致上可看作是腼腆、困惑心理的表现。其动机在于尝试用紧贴额头的动作,去克服精神上的不平衡。

  4.特殊象征的接触

  为了强调正在用脑思考,在痛苦或思考中双手抱头,也是这种象征性的特殊接触。用手指或笔“咚咚”地敲头,或者用手掌贴着头部不动等动作,就属于这一范畴。

  握一次手就探知到对方的心理

  握手礼仪是现代社交礼仪中最常见的一种,除了表示友好、亲近的意思外,还表示见面时的寒暄,告辞时的道别,以及对他人的感谢或祝贺、慰问等。握手礼仪不仅是中国人最为常用的一种见面礼和告别礼,也是国外最常见的一种礼仪。

  据古籍记载,早在“刀耕火种”的原始时代,人们就有见面先摸手的习惯。狩猎和打仗时,人们手中拿着棍棒和石头作为武器,以防不测。陌生人相遇,如双方都怀有善意,就都先放下手中的东西,伸出一只手来,让对方摸摸掌心,向对方表示自己手中没有任何武器。而后,两人再互相摸右手,以示友好。久而久之,这种“摸手”的习惯就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握手”了。

  几乎每个成年人都会经常遇到握手的场合,可你是否知道握手其实也有门道呢?握手也有讲究,当手和手接触的那一刻,也是一种交流,这就好比有一种电波在你和对方之间传输一样,一旦你们俩握手了,这种电波瞬间就会在彼此之间产生。

  英国著名的企业家布莱兹是退休后创办食品公司的。开业时,雇员仅仅6人,20年后发展成为拥有5000人,年销售额超过4亿美元的大公司。

  布莱兹在老年时期为何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她说,她是从懂得真诚握手开始的。

  布莱兹在自己创业前,是一家公司的推销员。有一次,开了整整一天会之后,布莱兹排队等了3个小时,只为了同销售经理握握手。可是销售经理同她握手时,只与她的手碰了一下,连瞧都不瞧她一眼,这极大地伤害了她的自尊心,工作的热情再也调动不起来。当时她下定决心:“如果有那么一天,有人排队等着同我握手,我将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站在我面前同我握手的人身上——不管我多么累!”

  后来,她也是这么做的,从她创立公司的那一天开始,她多次同数人握手,总是记住当年所受到的冷遇,公正、友好、全神贯注地与每一个人握手。结果她的热情与真诚感动了每一个人,许多人因此心甘情愿地与之合作,于是她的事业蒸蒸日上。

  握手可以表现出一个人是否真诚。真诚的人握着你的手时是暖暖的,虽然他的手的实际温度或许并不高,但他的真诚与热情能通过两只手传递过来,让人对他产生信赖和好感。

  有些人跟人握手时,只不过是轻轻一碰就松开,而且是一面与人握手,一面斜视其他地方,或东张西望,这是极不尊重对方的表现。这些缺乏真诚、不尊重对方的毫无活力的握手,对形象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有一个经理人说:“我不想和那个客户做生意,他是我见过的握手最无力的人,手冷冰冰的,我们每握一次手,我对他的信赖就减少一分,因为握手软弱无力的人缺乏活力,缺乏真诚。”

  美国社会学专家约翰说道:“握手是一门如此有趣的艺术,它让我们在瞬间产生种种推测和判断。握手的信息是无言的,但它却是那么的丰富和微妙。握手是如此的感性,但它却在对方开口之前,让我们感受到他的内心活动。”确实如此!通常,性格热情的人会有力地握住你的手,上下摇动以表示渴望与你相见。性格冷淡甚至内心冷酷的人伸出的则是冰冷、僵硬无力的手,像一条死鱼。

  在所有的握手方式中,最让人憎恨的就是“死鱼”式的握手。如果对方采用这种握手方式,那他伸出来的手会让你感到像是抓着了一条死鱼,你会立刻感到被拒绝、排斥,这是最没有礼貌、最破坏自己形象的握手方式。这种握手让人感到对方内在性格冷淡、虚弱、傲慢、无知、愚昧,他不但内心冷漠,而且还愚笨到不知道如何假装礼貌。虽然并非每个用“死鱼”式握手的人都是这样的性格和态度,但是这样的握手留在别人心中的不良第一印象却是极难弥补的。

  握手是最常见的普遍运用的礼节,随着握手的位置的不同,表达感情的程度也不一样。心理学上把握手动作简单地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统治型握手方式

  握手前先和对方对视片刻,或者在握手的过程中故意翻转手腕把自己的手掌压在对方的手掌之上。这种人往往具有极强的统治欲,他企图通过握手之举从心理上压倒对方。

  2.适中型握手方式

  握手时手掌富有弹性、结实圆滑,让人感觉很舒服的人,做事情往往有进有退、伸缩自如,是交际场合的高手,常常能够八面玲珑、左右逢源,靠着他们的自信和头脑把交际对象轻松拿下。

  3.保守型握手方式

  握手时肘部的弯曲度成直角,手臂不愿意伸长,喜欢将手臂贴近身体,好像怕被对方抓住不放一样,这种过于谨慎的表现,充分展示出保守的个性。

  4.夸张型握手方式

  在握手的时候故意做出很夸张的动作,握着对方的手不停摇晃,好像很热情的样子。这种人最爱自我吹捧、出风头,企图让所有的人都觉得他很热情、亲切,没想到他的做法反而适得其反,让人很反感。

  5.大力型握手方式

  握手时力大无比,好像想把对方的手捏碎一样。这种人是控制欲极强的人,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意志办事,希望所有人都服从他,不容许别人背叛他,否则,他就视对方为仇人。

  6.无力型握手方式

  握手时手指软弱无力,没有半点力度的人,严重缺乏自信心,做事情容易打退堂鼓,喜欢妄自菲薄,常常表现得过于悲观,对任何事情都缺乏积极性和责任感。

  陌生者之间第一次身体接触就是握手,虽然只有短短几秒钟的时间,但它却是如此之关键。握手的方式、用力的轻重、手掌的湿度等等,像哑剧一样无声地向对方描述你的性格、可信程度、心理状态。握手的质量表现了你对别人的态度是热情还是冷淡,积极还是消极,是尊重别人、诚恳相待,还是居高临下、敷衍了事。一个积极的、有力度的握手,表达了你友好的态度和可信度,也表现了你对别人的重视和尊重。一个无力的、漫不经心的、错误的握手,立刻传送出了不利于你的信息,让你无法用语言来弥补,它在对方心里留下了对你非常不利的第一印象。有时甚至会失去极好的商业机会。

  心理小课堂:握手的禁忌

  禁忌一:忌戴手套

  国际惯例中,只有女性在社交场合可以戴着薄纱手套。女性所戴的薄纱高袖手套属于社交装,它跟无袖礼服配套,平时可以不摘。不过,像我们一般所用的御寒的那种手套,皮的、毛的、羽绒的,与别人握手时则一定要摘。摘掉手套握手,通常表示尊重对方。

  禁忌二:忌心不在焉

  握手时不看着对方,表情呆板,不说话,心不在焉,还真不如不握手。

  禁忌三:忌伸出左手

  握手,尤其跟外国人握手时,一定要记住:一般只用右手,通常不用左手,除非没有右手。因为很多国家,像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或印度等国,人们的左右两只手往往有各自的分工。右手一般是干所谓的清洁、友善之事,如递东西、抓饭吃或行使礼节;而左手则是干所谓的不洁之事,如沐浴更衣、去卫生间方便。你用自己的左手去跟那些有此顾忌的人握手,等于是把一只脏手伸向他人。

  顺便提一下,英语文化圈中,右是上位,是好的位置;而左是下位,是不好的位置。在英语中,“左撇子”有骂人之意,“左撇子”往往就是蠢笨的意思。

  禁忌四:忌交叉握手

  在国际交往中,尤其是与西方人握手时,应力戒此举。它被视为大大的不吉利。

  吃相暴露真本性

  民以食为天,没有人能离开食物。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分析人们吃东西的习惯,发现一个人吃东西的习惯也能反映他的性格特点。

  有的人吃饭很快,饭菜一端上来就开始狼吞虎咽。这类人一般性格比较倔强,脾气有些急躁。但他们坦率开朗,一旦得到满足,就会非常慷慨大方。

  有的人喜欢一边做着饭菜,一边仔细品尝,正式开餐的时候反而吃得很少或者不吃。这样的人通常温柔善良,乐于奉献,看到自己关心的人开心会非常满足。

  有的人喜欢一边走路一边吃东西,比如在百忙之中抓起一个面包和一杯可乐,急匆匆地冲向和客户约定的地方。虽然在旁人眼里他们总是忙忙碌碌的,但实际上这种人办事有些缺乏条理和规律,情绪控制能力比较差,喜欢凭一时冲动做事。

  有的人喜欢在吃饭的时候看书或者看电视,虽然这种习惯对健康不利,但这样的人却往往思想丰富、想象力强,心里装着很多梦想和计划。因此,类似场景在青少年中很常见。如果成年后还保留着这样的习惯,则说明他思维敏捷,时间观念很强,喜欢“一心多用”。

  还有的人总是热衷于参加各种各样的饭局,对于他们来说,真正需要的是交际,而不是吃饭。因此,事实上他们内心深处可能比较孤独,非常需要有人陪伴,渴望与他人在一起。

  以上所说的是人们饮食的习惯与性格的关系。那么饮食的动作与性格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呢?心理专家研究表明,不同的饮食方式也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种:

  1.狼吞虎咽

  上饭桌前表现为坐立不安,食物一上桌就狼吞虎咽的人,大都曾经吃过苦,少时家贫,但工作积极肯干。

  2.吃完一种食物再吃另一种

  这种吃食习惯显示这类人对每一件事都极为专注,不会忽略某人和某事的细枝末节。

  3.来者不拒

  这类人对食物不选择,代表个性随和,不拘小节,生命力旺盛,多才多艺,可以同时应付多种工作。

  4.浅尝即止

  这类人食量小,个性保守,行为谨慎,墨守成规,稳健有余而闯劲不足,一般是守业者而非创业者。

  5.将食物分成小块逐一食用

  这类人小心而谨慎,做任何事都很细致,但有时难免流于保守和顽固,善处守势,不习惯采取攻势。

  6.独食独享

  总爱单独进食,不愿与人分享的人,性格多半坚毅沉稳,责任心强,言行一致,信守诺言,工作令人满意。

  7.细嚼慢咽

  进食速度缓慢,会细细咀嚼品尝的人,办事态度周详、严谨,无把握的事绝不做,爱挑剔,对人有时过于冷酷。

  8.暴饮暴食

  进食不知节制,爱吃的食物非饱不休的人,性格直爽,喜怒溢于言表,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且不善于仔细地思考。

  9.注重卫生

  这类人饭桌上讲究饭具的清洁,进食时即使一块小骨头掉在地上也要捡起来,以方便服务员收拾。这样的人通常会赞赏别人所做的努力,工作有条不紊,讲究整洁,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10.爱加调味品

  饭菜一上桌,就乱加调味品,醋、酱、辣椒粉都要沾一点。这样的人生性爱冒险,做事比较轻率。

  11.边吃边说

  一边吃饭,一边说个不停的人,由于他们急于和人交谈,以致来不及将食物吞下肚。这类人处事较性急,且有些咄咄逼人。

  12.不声不响

  吃饭时闷声不响的人,性格大多孤僻或害羞。

  心理小课堂:饮食口味与性格的关系

  美国行为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的事实研究,表明人的性格与口味有着密切的关联。

  喜欢吃面食的人,能说会道,夸夸其谈,不考虑后果及影响,但意志不坚定,做事容易丧失信心。

  喜欢吃油炸食品的人,勇于冒险,有干一番事业的愿望,但遇到挫折即灰心丧气。

  喜欢吃大米的人,经常自我陶醉,孤芳自赏,对人、对事处理得体,比较通融,但互助精神差。

  喜欢吃清淡食品的人,注重交际,善于接近他人,希望广交朋友,不愿单枪匹马。

  如果把饮食口味和民族联系起来,就会出现另一番有趣的现象。

  就拿面包来说吧,俄罗斯有种著名的面包叫作“大列巴”,其个头和分量就如同俄罗斯人一般“够劲”;而法国的面包通常做成一个个外形精致的面包圈、面包条。俄罗斯人粗犷豪爽,不拘小节,法国人浪漫柔情,情感丰富,这一点从他们制作的面包上就能清清楚楚地看出来。美国饮食以快餐居多,尤其是像炸鸡一类的快餐更被美国人所钟爱。前面说过喜食油炸食品的人勇于冒险,这一点在美国人身上体现得很好。看来,美国人喜欢刺激冒险的性格,同他们的饮食习惯确有关联。

  从打招呼的方式看出心理动因

  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每天都会与人打招呼,这种习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我们的祖先还穴洞而居的时候,他们就喜欢用“无它乎”来问候对方,意思是说“你没被蛇咬吧”。因为当时的人们经常在熟睡中被蛇咬伤或致死。如今,打招呼已成为人们联络感情、沟通心灵的重要方式,不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重视,更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对方打招呼的方式,了解他的心思,洞察他的心理活动。

  那么,打招呼的方式与性格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必然联系呢?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表明,不同的打招呼方式会透露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

  打招呼时不看对方眼睛,而将目光移往他处。这种人通常都胆小怕事,尤其怕见陌生人,但这不表示他们傲慢,而是其自卑感在作祟。他们为人处事没有自信,而且犹犹豫豫。不过,当女孩子对某位异性心存好感时,往往也会故意不正眼看人,即使是与他面对面相遇,她也会采取把目光转向别处的做法。她们其实只是放了一颗烟幕弹,是在用相反的方式提醒对方她们已经敞开了胸怀。

  打招呼时眼睛直勾勾盯着对方,给人咄咄逼人的感觉。这类人通常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喜欢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在人际交往中,他们往往具有攻击性,希望通过打招呼来试探对方的虚实,并在气势上压倒对方。但同时,这也说明他们对别人心存戒心。

  打招呼时,会故意退后几步的人,也许自认为这是一种礼貌或是谦让,但别人却会认为他们是有意拒绝人,故意拉开距离。之所以出现有意识的后退现象,可能是因为他们有防卫和警戒心理,对交往有所顾忌、恐惧,或者想通过这种让渡空间的方式表达谦虚,让交往可以顺利进行并向深处发展。

  假如某人和你打招呼时,毫不顾忌地拍你的肩膀。这种动作,正好表示他对你丝毫不畏惧,并想以此显示出他的优势地位,让你别轻举妄动,否则他会展开强大的攻势,逼迫你的心理状态处于劣势。当然这种动作也常出现在相当亲密的朋友之间。

  有的人看到熟人会绕道行走,就像蔺相如看到廉颇一样,老远就逃避开了。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可能:一是因为心虚,他们可能做过对不起对方的事情,最常见的情况是欠债不还;二是那个熟人令他们厌恶透顶,他们实在不愿意和其打招呼,哪怕是擦肩而过;三是在别人面前有自卑倾向,感觉处处不如人,于是宁愿不见。

  打招呼时并不满足于语言上的交流,而是更加重视表情和动作上的沟通。这类人大多性格开朗,待人亲切,喜欢照顾别人。对于自己内心的不快,也能够迅速忘记。当然,向人挥手致意很多时候是因为双方相距太远,担心对方听不到自己的声音。

  有的人从不跟别人打招呼,即使是同学或同事迎面走过来,依然不打招呼。这说明他们具有孤僻症的倾向,而且非常自视清高。他们在工作与学习当中经常是孤军奋战,虽然勤奋,但结果总没有理想中的那样美好。还有一种情况是他们太过繁忙,在走路的时候保持思索状态,一旦遇到熟人,仓促间很难想起对方的姓名,只好干瞪眼,或把头一低继续赶路。

  除此之外,通过一个人打招呼的习惯用语,也可以了解到这个人身上的很多东西。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心理学家斯坦利·弗拉杰为我们总结了以下习惯用语的含义:

  1.喂

  这类人活泼开朗,精力充沛,渴望受人仰慕。他们直率坦白,思维敏捷,富有创造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幽默感,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极少会固执己见。

  2.你好

  这类人头脑冷静,对待工作和生活勤勤恳恳,一丝不苟。他们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不喜欢大惊小怪,深得同事和朋友们的信赖。

  3.嗨

  这类人腼腆害羞,多愁善感,极易陷入为难的境地。由于担心出错,他们总是不敢做出新的尝试。但有时候他们也很热情,讨人喜欢,尤其是和家人或朋友在一起的时候。

  4.看到你真高兴

  这类人性格开朗,待人热情、谦逊。他们喜欢参与各种活动,喜欢与别人交往,而不是袖手旁观。他们对工作和生活充满了乐观情绪,但常常沉迷于幻想中,容易感情用事。

  5.有啥新鲜事

  这类人雄心勃勃,拥有远大的理想。他们好奇心极强,凡事喜欢刨根问底,甚至不惜打探别人的隐私。与此同时,他们热衷于物质享受,为此可以不遗余力。

  6.过来呀

  这类人办事干净利落,喜欢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他们热衷于冒险,而且能够及时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7.你怎么样

  这类人喜欢抛头露面,惹人注意。他们充满自信,习惯占据主导地位;行动之前喜欢深思熟虑。他们一旦接受某项任务,就会全力以赴投身其中,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心理小课堂:不爱打招呼源于性格和缺乏自信

  刚步入社会的刘忻最近很苦恼:“我不知为什么,与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不知该怎样和他人说话,总是等他人先向我打招呼。如果没有人主动与我交谈,我心里就会感到很难受,好像被人遗忘了。

  我很想改变自己,成为那种被大家喜爱、话题中心的人。”被他人接纳是人们通过人际互动获得的基本需要,刘忻表现出来的是被动需要,期待被他人接纳。

  不能与他人主动建立联系,大致原因有:

  1.性格因素

  平时就不爱说话的人自然难于主动去和他人挑起话题,就是交际活动分派到自己的头上,也难以胜任。处于这种情况,不用强迫自己改变性格,一旦难以取得效果,就会让自己遭遇不必要的挫折。只要告诉朋友们有事通知自己一声,自己一定会去捧场就够了。出主意的人太多也会出乱子,任何活动都是捧场的角色多。捧好了会让活动大放异彩,谁都不会忘记和忽视这个捧场的角色。所以充当好自己的角色就够了。

  2.缺乏自信

  人们对自己在人群中位置的认识也会影响交往行为。缺乏自信时会从他人身上搜索到各种不利于自己的信息,从自我防御的角度就会回避或拒绝与他人交往。如果是后一种,不妨找心理专家聊聊,因为自信是人生的精神基石,是自我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基础。

  一个不小心就被口头禅“出卖”了

  一个人的口头禅是经过漫长时间的使用积累下的习惯,通常不容易掩饰和改变,因此了解一个人最快速也最真实的渠道之一,就是观察他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十大国人最爱口头禅中,“郁闷”“无聊”“没意思”等表达负面情绪的词语占了一大半。很多人说,它反映了这样的社会现状:工作节奏太快,生活压力太大,年轻人疲于奔命,只好通过说这些口头禅发泄自己的情绪。

  比如,喜欢说“随便”“不知道”的人,多半是个不愿意承担责任的人。当一个人说“随便”时,意味着他将选择权交给了别人,也将责任推给了别人,其中暗藏着“错了别怪我,和我没关系”的潜台词。

  喜欢说“好像”“据说”的人,多半是缺乏自信的人,不希望把话说死,缺失回转的余地。而常说“看我的”“没问题”的人则通常充满自信,也乐于承担责任。

  想要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喜好、心理特征,通常需要很长时间的交流和磨合以加深了解。但对于初次见面或相识时间不长的人,想要快速摸透他的心理性格,以便小心提防或是巧妙达成你自己的愿望,其实也没有那么难。心理学家经过研究证明,从口头禅就可窥探一个人难以掩饰的真性格。

  1.但是、不过

  这类人有些任性,总是提出一个“但是”来为自己辩解。“但是”是为保护自己而使用的,也反映了温和的性格,它很委婉,没有断然的意味。从事公共关系的人常有这类口头禅,它的委婉意味不致令人有冷落感。

  2.说真的、老实说、的确、不骗你

  爱说这种口头禅的人有一种潜意识,就是怕别人误解自己,不相信自己,他们多半性格有些急躁,内心常有被人冤枉的不平心理,迫切需要别人表现出信任和理解。

  2.应该、必须、必定会

  这类人自信心极强,显得很理智,为人冷静,自认为能够将对方说服,令对方相信。此外,“应该”说得过多的时候,反映了有“动摇”心理,长期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易有此类口头禅。

  3.听说、据说、听人说

  之所以用此类口头语,是因为有给自己留有余地的心理。这种人的见识虽广,但决断力却不够。很多处世圆滑的人易用此类口头禅,也是避免与人正面冲突的用语。

  4.啊、呀、这个、嗯

  这类人通常思维速度比较慢,对要表达的内容很慎重,会寻找最为合适的词来形容。或者是准备不足,说话的同时还在思考,利用停顿作为间歇。对这种人要给予更大的耐心。

  5.可能是吧、或许是吧、大概是吧

  说这种口头禅的人,自我防卫本能甚强,不会将内心的想法完全暴露出来,在处事待人方面冷静,所以,工作和人际关系都不错。也有以退为进的含义,事情一旦明朗,他们会说“我早估计到这一点”。从事政治的人多有这类口头禅,这类口头禅隐藏了自己的真正看法。

  口头禅的形成无外乎两个原因:重大事件对人的影响和积累效应的结果。譬如,一个满腔热情的年轻人真挚地投入到恋爱中,爱情欺骗了他,当他失恋后,可能在一段日子里他会对爱情嗤之以鼻,他的口头禅也许就是“爱情这东西,纯粹是扯淡”。而当一个人多次遇到同样的情况后,积累效应就会在他的口头禅中得以展现。如果在生活中多次遇到见死不救、坑蒙拐骗,那么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现在的人啊,和以前没法比”这样的口头禅了。

  “无聊”“没意思”“郁闷”“差不多吧”“随便”等宣泄式的口头禅在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较高,也许偶尔调侃发泄一下确实能够舒缓心中的郁闷,但长期使用,会带来极其消极的心理暗示。心理学家指出,由于口头禅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出现的频率极高,因此使用积极的口头禅可以有效地更换不良心态,从而使自己从语言营造的消极氛围中摆脱出来。

  心理专家告诫我们,以下三类口头禅要尽量避免。

  第一,过于频繁地宣泄负面情绪的话。“郁闷”“烦死了”这些情绪词如浮云,不仅让人持续低迷,而且也让旁人觉得压抑。所以,不要光嚷“郁闷”,还要提出自己的愿望并寻求解决的办法。

  第二,对外界环境有偏见的话。“一代不如一代”“男人靠得住,母猪会爬树”“人心隔肚皮”这样的口头禅也随处可见,往往夸大了事物的阴暗面,成为一种消极的思维定式,让人在处事时容易犯以偏概全、非黑即白的认知错误。

  第三,否定自己的话。“我不行”“我做不到”“老了,不中用了”这类贬低自我的口头禅,让你时刻注意到自己的弱点,结果连优点也打了折扣。长此以往,会形成自我挫败的恶性循环。

  语言的艺术博大精深,有时你不经意的几句话,可能就会对周围的人和环境造成你预料不到的影响,影响了自己周遭的氛围,更伤害了爱你的人的心。因此,远离那些负面的口头禅吧!

  心理小课堂:国人九大口头禅,你占了几个?

  最近,微博上一项调查票选出了国人最爱说的九大口头禅,其中“随便”“神经病/有病啊”“不知道”排列前三。详细分析这九大口头禅,大多都是宣泄语,经常说会给自己还有身边人带来负面的影响。对此相关心理学家表示,生活中还是要多说些积极向上的口头禅,要传递一种正能量。

  国人爱说的九大口头禅,其排名分别是

  1.“随便”,占10.5%

  2.“神经病/有病啊”,占8.1%

  3.“不知道”,占7.2%

  4.脏话一类,占6.7%

  5.“郁闷”,占6.5%

  6.“我晕”,占5.6%

  7.“无聊”,占5.5%

  8.“不是吧/真的假的”,占4.8%

  9.“没意思”,占4.6%

  对于每个口头禅,网友们还分析了其代表的心理暗示。比如,“随便”可能代表人们对周围事物已经漠不关心;“神经病”说明对周围事物还是有很多不满;“不知道”可能是因为真的不知,也可能是不敢说、不想说;“不是吧”,更是说明中国人有一颗八卦好奇的心。

  心理测试:从吃东西习惯看性格

  我们吃饭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从其中也非常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吃西餐在使用刀叉时,你是如何切割、叉起的呢?

  A.从左端开始切,一块一块地吃

  B.从右端开始切,一块一块地吃

  C.把全部切成小块之后,再一块一块吃

  D.从中央开始切,一块一块吃

  E.只切一小块吃

  F.吃法经常改变

  结果解析

  选择A

  是最普遍的情况。这种人非常重视形式,喜欢一般认为合理及正常的事,但是有一种强行将自己的生活方式或思想向别人推销的倾向。若是觉得自己想的、说的正确无误,就很难再去听取他人的意见。

  选择B

  性格较温和,也是较易为对方着想的那类人。一般认为,此类人较易和他人亲近而打成一片,即使心里有什么不愉悦之处,也不会表现于外,通常都能和谐相处。

  选择C

  属于自己想要的东西无法立刻得手时,就会急躁不安的类型。想要做的事情,不管遭到多少反对也会一意孤行。另外,这一类人喜欢照顾、安慰别人,当他人有烦恼时绝不会置之不理,而会伸出援手。对于人的喜恶会明显地表现出来而不加掩饰。

  选择D

  属于才干型的人。常会因考虑其个人本位之种种而较自私自利。若有什么想做的事则会毫不犹疑地去做,是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的那一型人。比较擅长社交,广结人缘。

  选择E

  是一个地道的现实主义者。能使生活和自我相互调和,并且有社交性,和谁都可以说上几句话并应对自如。工作能顺利完成,关键在于能与他人通力合作。

  选择F

  是会因时间的不同而改变吃饭方式的重气氛的人。由于性情易变,所以经常会无法适应人群。在工作或私生活上亦是如此,常因无法与他人合得来而遭人误解。

全部评论(0)
企业网站建设
推荐阅读
  • 科目一扣分和罚款口诀
  • 科目一扣分和罚款口诀
  •   扣1分记住6个字:禁、灯、掉、会、安、检。  1)禁:违反禁令标志、禁止标线的;  2)灯:不按规定使用灯光;(发生故障没开故障灯很危险的扣3分)  3)掉:普通公路倒车、掉头;  4)会:不按规定会车;  5)安:未按规定系安全带;  6)检:客运和危险车以外,不安
  • 生活百科
  • 时间:2024-03-01 15:16
  • 阅读:138
  • 科目一驾考知识点
  • 科目一驾考知识点
  • 一、基础知识  (一)安全文明驾驶  知识点1  1、只要有加速XX都是错的,减速慢行才是王道  2、通行的时候,各种礼让各种让都对  3、减速慢行、减速靠右、减速或停车、停车避让就直接选√  4、只要提到不用减速慢行、无需减速、不必减速都是错的5、“不得、不能”在判断题中绝大多数都是正确的
  • 生活百科
  • 时间:2024-02-22 11:56
  • 阅读:163
  • 网站如何进行SEO优化?
  • 网站如何进行SEO优化?
  • 确定关键词:关键词是指用户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的查询词汇。确定关键词是SEO优化的基础。如果您的网站能够覆盖到用户的关键词,那么您的网站就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点击量。
  • IT/互联网
  • 时间:2023-10-30 17:45
  • 阅读:472
  • 生财运营思路
  • 生财运营思路
  • 这几天看到在一些渠道上有咱们圈子的一些内容盗版,作为圈主,分享一些我的看法:  盗版最多只能是一部分信息,但事实上,愿意花几十块钱去买一些零碎信息的人,我是相当怀疑其思考能力和执行力,也会相当怀疑其对信息本身的利用程度。
  • 理财技巧
  • 时间:2023-05-02 11:35
  • 阅读:272
  • 关于理念与价值观
  • 关于理念与价值观
  • 每次航海运营,我希望有三个结果,首先是圈友拿到了结果,其次是团队锻炼了能力,最后是能沉淀一些工作方法论。做管理,很多时候是要眼睁睁的看着团队成员犯错,然后再一起复盘,这样得来的经验才会真正的长在团队成员自己身上。
  • 理财技巧
  • 时间:2023-03-21 10:51
  • 阅读:385
联系我们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