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得奖商城

习惯性行为:透过动作读出本真

  • 管理/营销/职场
  • 时间:2021-09-30 17:02
  • 阅读:557

  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来说可谓至关重要。毕竟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持之以恒,而坏习惯的养成却轻而易举。人们希望自己或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时,不妨先了解一下习惯的本质,以及习惯的形成机制。然而无论是哪种行为习惯,最终都是刺激的结果,从中透出的依旧是人类的本真。

  习惯的意义:教你如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习惯的形成,源于人们必须适应周围的环境,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这还不同于某些心理学家所说的顺应,原因在于前者是主动地设法适应,而后者则是被动地接受。

  人类从出生开始,就在接受冷暖、明暗、软硬、色彩、声音等各种刺激。这些还只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刺激,而来自内部环境的刺激更是无时无刻不在人们的身体里悄然发生,比如内分泌的多少,血压的升高与降低,食物在肠道里到处走动,包括内脏同样也会感受到刺激,只不过人们常常在研究中忽略了这些来自内部的刺激,而它们其实同样重要。

  人与动物都有对这些刺激做出反应的能力。而在这两种刺激的影响下,有机体对刺激做出反应其实是不会存在挑食现象的。比如说胃饿得发出收缩的信号时,人会主动寻找食物;接待尊贵的客人,他们会检查一下自己的装扮是否得体;假如手里的储蓄不多,他们可能会延后购置某样奢侈品。

  总而言之,人的行为是在内外部环境刺激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系列反应,因此人身体的各个部分经常处于活跃状态,而各个器官也得以一刻不停地运转。当然,在婴儿时期这些活动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有条不紊却又自由不受干扰。随着年龄渐长,人们不希望这些活动被其他的刺激引起,这时自由度就相对减弱了。时间长了,这些活动会对刺激直接做出反应,而且仿佛在隐形的轨道上行走,极有秩序。它们在人们清醒时反应,在人们睡眠时也依然会运行,就比如在酷热的夏日,或许人们会半夜热醒或者被蚊子咬醒。

  那么有机体在刺激面前是顺应的状态吗?行为心理学家与其他心理学家的看法有所不同。其他人认为人是不断顺应的,但在行为心理学家看来,只知道顺应的人,和一个死人没有什么差别,因为他对任何刺激都没有反应。从事实来看,人们在受到刺激A时做出反应,然而紧接着必须对刺激B做出反应,以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这样做会有两种发展方向:一种是刺激B引起的反应清除掉刺激A引起的反应,另一种是在对刺激B的反应中忽略了刺激A。换句话说,一种是消除,一种是停止。

  打个比方,一个人饥肠辘辘的时候,感受到饥饿对胃的刺激(刺激A),然后迅速活动,走进餐厅吃饭(出现刺激B)。这时刺激B的产生使刺激A停止,这看起来似乎是“顺应”的作用,实际上在饱餐之后虽然不再受饥饿的刺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接下来可以免于其他刺激,而其他的刺激也会马上对机体产生影响,使它做出其他反应。所以机体无法也不可能顺应。

  再举个例子,当你躺在床上准备入睡时,有一束灯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照在你的脸上,使你无法入睡。于是你翻个身,却还是躲不开灯光的干扰,索性用被子蒙住头,但是不一会儿就觉得气闷。于是你起身找来夹子将窗帘夹紧,然后安心上床睡觉。此时,将窗帘夹紧形成的摆脱灯光干扰的环境对你的刺激,你并不称其为刺激。所以说,个体虽然摆脱刺激,可是其他的刺激继而对他发生作用,他只不过是摆脱了其中之一而已。

  其他心理学家所说的“顺应不良”,其实指的是两种对立倾向的刺激,换言之,个体通过活动,想要努力摆脱作用在他身上的刺激,让刺激失效,或者挣脱出这一刺激的范围。

  综上所述,每一个个体都需要有一个组织来应对所遭遇的刺激。这样他必须形成一种习惯,能够让刺激A在他身上失去效力,或者以某种方式挣脱出这种刺激的范围。孩童面对刺眼的光线只能哭着要妈妈关灯,而成年人就会自己起身将灯关掉。饿了的时候,孩子只会哭,而成年人懂得做饭或是去餐厅吃东西。这些都是希望自己生活得更顺心所养成的一些习惯。

  为了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人们形成了习惯。换言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种规律化的条件反射,能够帮助人们摆脱刺激的影响回到原先的环境里,可以让他们快速复原并做自己想做的事,从而达成既定的目标,这应该是习惯之于人类的意义。

  见微知著

  人们为什么喜欢购买电影中出现的商品?

  美国一位市场研究员做了一个实验。他在观众观看电影的过程中,用投影仪将“喝可口可乐”和“吃爆米花”的信息投放到屏幕上,时间仅为1/3000秒。结果,可口可乐和爆米花的销量竟然分别增加了18%和58%。该实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人们不敢相信,难道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真的如此容易被操控吗?

  销售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顾客的消费行为都经历过这样一个过程:接受外界刺激,引出购买动机,做出购买决策,实现购买行为,产生购买评价。心理学家表示,顾客自己的心理才是引发消费行为的内因,而销售人员不过是刺激了这个内因,同时强化顾客对商品的认知和情感。

  习惯的形成:为何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其实也可以借用来说明习惯的养成。没有人生来便有非凡的本领,每个人都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培养日常习惯,一步一步抵达梦想的终点的。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其实并非原文,原文其实是“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清朝有个人叫刘蓉,他少年时在书房里低头苦读诗书,仰头神游万仞,有时冥思苦想不得答案,便起来在屋子里踱步。不过屋子里有个一尺宽的低洼之处,每次他想问题出神了走到这里都要绊一跤。

  一天父亲来看儿子,看他这般用功,笑了:“一间屋子你都打理不好,拿什么去治国平天下呢?”于是让几个人来把坑填平了。刘蓉再在屋子里踱步的时候,走到这里,反而觉得这个地方怎么有一座小丘,低头看时发现地面是平的,过了很久才慢慢习惯了这没有坑的地面。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虽然是杜撰语句,但同样说明了习惯的层层递进。从打扫屋子到治理天下,中间不知隔了多少个习惯的台阶。这个过程就好比从搬一块砖到建造摩天大楼,同样不可能一蹴而就,然而基本习惯的养成正是为大厦奠基。

  那么,人类的基本习惯到底是如何养成的呢?华生认为,要弄清这个问题,还要从幼儿入手,因此他安排了以下的实验。一个3个月大的婴儿,实验员把奶瓶放在离他很近的地方,几乎是触手可及。他看着奶瓶开始不老实了,手舞足蹈,瞪着奶瓶小嘴不停地一张一合,肯定是想说“给我,我要喝”。但是这时候他还没有朝奶瓶伸出手。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人们重复前一天的过程,结果孩子活动的幅度更大了,而以手臂最为明显。相比身体的其他部分,手和手臂碰到奶瓶的概率是最大的。而人类为什么习惯用手操作,而不是用腿、脚或躯干,就成了一个很好解释的问题。

  奶瓶的诱惑不是唯一的,实验中人们也会放一块他够得到的糖,这时他会伸手抓住糖并送入嘴里。一个月之后,每天进行10~12次这样的实验初见成效:孩子已经知道接近一个物体并拿到它,然后送进嘴里。当然这个实验是有条件限制的,就是必须一直采用奶瓶喂养的方式,否则他也不会买账。而且对没有经过多次训练的婴儿,这个实验也很难奏效。假如人们得寸进尺,希望他拿起与食物无关的东西,那就需要更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建立起他对这一刺激的条件反射。

  不过颇有收获的一点是,通过奶瓶的刺激,婴儿更多样也更复杂的活动反应被成功激发出来,从身体的挪动到后来各个部分,尤其是手、手指和手臂的活跃,都是清晰可见的。

  等到婴儿的手、手指和手臂已经可以完美地配合时,与手无关的活动比如腿、脚、躯干等的运动就渐渐减少并消失了。因为当他的手可以自如地活动、完美地取物的时候,其他无关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废止了。伸手取物是最基本的动作习惯,而这个习惯以后还可以变得更为复杂:除了抓取还可以扔掉,从面前到身体两侧的物体他都可以抓取,除此之外他还学会了将物体翻转以及推动物体前行。如果没有抓取物体这一最基本的动作习惯,这些更为复杂的活动就无从谈起。假如有人认为操作习惯可以成为本能,那么在这里他可以重新认真思考一下了。那真的是人类的本能吗?

  除了会操控物体之外,婴儿也会操控自己的身体。当然身体各个部分需要配合得很好,才能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谐运转,这是毋庸置疑的。

  拿取和操控物体这一习惯的建立,甚至意味着人类把握世界的开始。从这一刻起,整个世界都在他小小的手心开始转动,无论是从最初的石器打磨到现在用钢材制造机械,还是从最初的伐木为桥到如今可以用钢筋混凝土建造跨海大桥,如果没有最初的“扫一屋”,又怎么会有后来的“扫天下”?最简单的习惯衍生出无限精彩的未来,而大厦的构筑,还需从打好第一块地基开始。

  见微知著

  为什么别人排队自己也要加入?

  走在街上,常看到这样一幕场景:某家拉面店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而且还会不断有人加入。如果只是为了吃一碗拉面,为什么一定要花一两个小时去排队呢?

  其实这是心理学上称为“同调行为”的一种现象,当看到许多人都在排队时,自己也不甘落后,希望能够和多数人保持步调一致,否则就会不安心。怀有这种心理的,包括不知道为什么而来排队的人。而队伍越长越能够激发人们排队的积极性,仿佛前面有惊喜一样。

  当看到许多人在排队的时候,人们的大脑就开始分泌多巴胺,这种激素足以让人兴奋,使其开始不自觉地加入队伍。

  好习惯的养成: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重要性

  好习惯不会从天而降,没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量经历,它自然不会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在人生的历程中不断试错,那么好习惯终究是遥不可及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大家可谓耳熟能详。然而这样朴实的一句话里,却蕴含着行为心理学的道理。

  前面谈到了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也有好有坏,而养成一个好习惯,这中间有着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还是以前面那个拿取奶瓶的孩子为例,这一次华生给他设置了更大的难题:获取箱子里的糖果。当把一个百宝箱放在已经学会用手操作的孩子面前,并且告诉他里面有很多糖果时,他的第一反应肯定是要打开箱子,但是这个百宝箱有一个小小的机关,孩子需要学会打开这个机关才能拿到里面的糖果。那么他之前习得的习惯此时等于无效,无论是习得反应还是非习得反应,都很难借力。

  以他平日玩玩具的反应来对待这个箱子,他会做出如下的动作:把箱子抱起来,把箱子往地面上砸,拖着箱子来回转圈,用自己的小拳头使劲敲打箱子,等等。他可谓使出浑身解数,其实做出的都是之前的简单反应,也就是把之前的所有经验都用来处理这个全新的问题。

  不经意间他的一个动作触碰到机关,箱子打开了。实验员给他一些箱子里的糖果作为奖励,然后关上箱子,让他第二次打开。假设他第一次所用时间是20分钟,那么第二次开箱用时会明显少于第一次,等到第三次开箱可能只需要2分钟就大功告成。

  为什么开箱所用时间会越来越短呢?假设将孩子在开箱过程中所有的简单动作都标记上序号,最终按下开关是实验的终结。这其中的动作随机出现,而与开箱无关的动作越来越少,在不断地消除。最后呈现在实验员面前的结果就是,按动开关这个动作出现得越来越早,而其他的动作也不会只出现一次,但是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开箱实验中越来越少。究其原因,按开关是每一次实验中都会出现的,孩子凭借这个动作来得到糖果,故而它在实验中比其他动作出现的频率都要高。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在每一次实验中,这个动作都会出现在最后,而在下一次成功的实验中,它是上一次实验中离得最近的一个动作,所以也被华生等行为心理学家称为最近的动作。当然,这个理由也有人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是在形成习惯的过程中,成功的动作留给人愉快的记忆,而失败的动作只能让人灰心沮丧,所以孩子自然而然保留了成功的动作,而抛弃了失败的动作。

  虽然在习惯的养成过程上有不同的观点,但是行为心理学家相信还会有更简单的办法去解释它,而条件反射仍然值得人们去努力研究以揭开人类行为与心理的谜团。

  人们平日里养成一个习惯,其实要经过不知多少次这样的试错活动才能找到可以达成目标的那一个反应,并且将它慢慢变成一个条件反射,而后日趋稳定。其实他们如此希望获得经验,无非是想在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有先前养成的习惯可以帮助他们快速应对。“读万卷书”可以获得他人的经验;而在“行万里路”的过程中自己可能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事件,由茫然无措到各方探路,经过试错之后排除无关的活动,而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并使它成为长期稳定的条件反射。

  其实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那些畏惧失败,希望走别人现成的路的人,总会在下一个路口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时手足无措,因为他们没有大量试错的经历,所养成的习惯还远远不足以支撑他们可能会面临的更多状况。

  据此,可想而知,父母为孩子把路铺得太顺遂,其实不是对孩子的爱,而是对孩子的害。如果不想做坑孩子的父母,那就让他尽可能地去经历更多的事情,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他才可能为日后养成更多良好的习惯,足以应对不时之需。

  见微知著

  人为什么容易被骗子忽悠?

  现在的骗子可谓无孔不入,而上当受骗的人也不在少数。其实骗子们无非就是编出一些漂亮话来使人动心,比如可以赚大钱、获得高回报之类的。按理说人们听到这类话应该会有所怀疑:“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可是依然会有人轻信这些话,落入骗子的陷阱。

  实际上,容易受骗和不易受骗的人之间存在的差异往往不过是自尊心的强弱罢了。适度的自尊有利于我们在生活中做出正确的判断,而自尊心较弱的人则会处于被动状态,对于别人说的话往往容易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这样的人,往往容易听信权威人士的话。而骗子掌握了这个弱点,就会伪装成权威人士,用些诱人的话语来骗其上钩。而这些人也毫不犹豫地听信,结果当然就会被骗得很惨。

  习惯=条件反射?你没看到棋盘上落子的那只手

  如果用一个比喻来形容习惯,那么可以想象面前有一盘棋局,而棋子行走的每一步,其实都有一只手在操控着,决定它向哪一个方向行进。是这只落子的手,编写了习惯的程序,将每一步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前面说过习惯是一种条件化反应,但是习惯完全等同于条件反射吗?

  应该说,如果习惯是一个小程序,那么条件反射就是其中的一个编码,它们只不过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当把习惯进行拆分后,就是若干个条件反射。

  华生假设了这样一个条件反射:电击会引起脚的活动,而当条件化之后,给出一个圆形的视觉刺激,会引起脚做出同样的动作。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编码”,但是如果把类似的编码放在一起,就很可能会完成一张“迷宫”的路线图。

  当有一个圆形的刺激出现,受试者的反应不是缩脚,而是向右迈1步。

  向右迈1步后,视野中出现一个正方形的视觉刺激,使他向前走5步。

  5步之后,又出现一个三角形的视觉刺激,此时他的反应是向右走2步。

  接下来是一个立方体,这一刺激使他做出向前跨3步的条件反射。

  其实这种形式的条件反射的组合,人们在生活中也有遇到,比如说在建筑物里为人指引行走方向的标志,或在上方悬挂,或在地面标识,这都是极为常见的例子。

  而对这些条件反射的组合,大家可以有意安排使其完成自己设想中的路线。同理,在商业中,也许某种电器可以单独出售,但是与其配套的产品,比如说电池,也需要购买,否则无法使用。而电器由于本身的特点,需要后期进行精心的维护,这就需要购买养护的产品。再举一个例子,小米手环的功能会让很多人动心,但是单独购买小米手环,会发现某些功能无法使用,因此还需要购买小米手机才能让它的功能完全发挥,包括之后需要下载App等,这其实都是连环的条件反射,连锁反应于是又成为一个“小程序”。

  按照这样的方法,孩子日常的写字、弹钢琴以及其他活动都可以分解为无数个条件反射,这其中父母可能为了条件反射的发生进行诱导、启发来使其按照预定的方向发展,总之在习惯养成的背后有着人为的操控,不准其偏离既定的轨道。

  说得更恰切一点,人们也许可以将习惯看成一盘棋局,其中每一个条件反射都是棋子走出的一步,然而人们却往往忽略了,棋盘上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控,有着人为的限定。

  在这个社会上,复杂的反应模式由人们建立,并且要求大众坚定地遵守,正如语言在词典里的排列是按照字母的次序,还有,无论是高尔夫球还是网球,无一不按照规则需要被准确地击中,然后向着一定的方向运行,仿佛那是它们命定的归宿。

  对于环境的意外,又应该如何表述呢?比如徒步从家走到海边去游泳,路线如下:

  1.首先要走到一座低矮的小山的右侧。

  2.山下有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需要涉水而行。

  3.穿过小溪,还要穿越一片幽静的小树林。

  4.有一条河道早已干枯,要顺着它的左岸走一段距离。

  5.一直走到一座牛场。

  6.一丛柳树林的后面,柳暗花明,终于抵达目的地。

  以上每一条都是一个唤起视觉反应的刺激,然后游泳者会根据刺激选择方向,抑或是决定下一段路线。总而言之,环环相扣的条件反射形成了人们每一个习惯,而尝试将它们分解开来进行解释似乎并不简单,但是也并不妨碍人们将一个复杂的过程还原为一个简简单单的术语,化繁为简永远是一门高超的艺术。

  见微知著

  通过对方眼睛的动作,可以推测他在想什么

  当有人问“昨天晚餐吃了什么”的时候,如果用心感觉,自己在努力回忆的同时,眼睛是在无意识地向上看的。这表明正在想事情。

  根据神经生理学家的研究,人们在思考的时候眼睛向上看,是为了避免让多余的事物进入视野而干扰了思考。至于为何不选择向两边看或者是向下看,是因为前者会让人误以为在拒绝,后者则是一副困惑不解的模样,于是就只有上方可以看了。

  而且人们还可以根据对方眼睛转向的位置,来判断他说的是否是真实想法。如果是在回忆过往,眼睛会向左上方转动;如果是在想象,眼睛会向右上方看。所以后者往往可能表明对方在说谎。而当联想到音乐等体验的时候,眼睛会向左下方看;如果回想起一些痛苦的体验,眼睛就会转向右下方。所以人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很有道理的。

全部评论(0)
企业网站建设
推荐阅读
  • 科目一扣分和罚款口诀
  • 科目一扣分和罚款口诀
  •   扣1分记住6个字:禁、灯、掉、会、安、检。  1)禁:违反禁令标志、禁止标线的;  2)灯:不按规定使用灯光;(发生故障没开故障灯很危险的扣3分)  3)掉:普通公路倒车、掉头;  4)会:不按规定会车;  5)安:未按规定系安全带;  6)检:客运和危险车以外,不安
  • 生活百科
  • 时间:2024-03-01 15:16
  • 阅读:136
  • 科目一驾考知识点
  • 科目一驾考知识点
  • 一、基础知识  (一)安全文明驾驶  知识点1  1、只要有加速XX都是错的,减速慢行才是王道  2、通行的时候,各种礼让各种让都对  3、减速慢行、减速靠右、减速或停车、停车避让就直接选√  4、只要提到不用减速慢行、无需减速、不必减速都是错的5、“不得、不能”在判断题中绝大多数都是正确的
  • 生活百科
  • 时间:2024-02-22 11:56
  • 阅读:160
  • 网站如何进行SEO优化?
  • 网站如何进行SEO优化?
  • 确定关键词:关键词是指用户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的查询词汇。确定关键词是SEO优化的基础。如果您的网站能够覆盖到用户的关键词,那么您的网站就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点击量。
  • IT/互联网
  • 时间:2023-10-30 17:45
  • 阅读:458
  • 生财运营思路
  • 生财运营思路
  • 这几天看到在一些渠道上有咱们圈子的一些内容盗版,作为圈主,分享一些我的看法:  盗版最多只能是一部分信息,但事实上,愿意花几十块钱去买一些零碎信息的人,我是相当怀疑其思考能力和执行力,也会相当怀疑其对信息本身的利用程度。
  • 理财技巧
  • 时间:2023-05-02 11:35
  • 阅读:270
  • 关于理念与价值观
  • 关于理念与价值观
  • 每次航海运营,我希望有三个结果,首先是圈友拿到了结果,其次是团队锻炼了能力,最后是能沉淀一些工作方法论。做管理,很多时候是要眼睁睁的看着团队成员犯错,然后再一起复盘,这样得来的经验才会真正的长在团队成员自己身上。
  • 理财技巧
  • 时间:2023-03-21 10:51
  • 阅读:380
联系我们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