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得奖商城

迥异的家:原生家庭给心理造成的影响

  • 管理/营销/职场
  • 时间:2022-06-30 16:13
  • 阅读:171

  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

  ——托尔斯泰

  重男轻女思想对成长的危害

  菲菲是家里的长女,她还有一个弟弟。父母十分疼爱弟弟,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先给弟弟,而且总给弟弟买新衣服、新鞋子。而对菲菲,父母就没有那么关心,总是让菲菲干活。菲菲觉得很不开心,她觉得自己无法得到父母的爱都是因为弟弟。所以,她常常背着父母偷偷地打弟弟。弟弟告诉父母之后,菲菲不仅会遭到父母的打骂,而且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也越来越低了。

  在诸多封建传统思想中,“重男轻女”是流传非常广泛、影响十分深刻的一种。在受到这种观念影响的原生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大多数都深受其害。而且,这种伤害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消弭的,而是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难以化解的消极影响。

  在封建社会,对很多父母来说,只有男孩才能担负起传宗接代和光耀门楣的重任,而女孩最终要嫁作人妇,而且结婚之后就要长期在婆家生活,养老送终的担子自然也要落到男孩身上。正因如此,很多思想腐朽的父母对男孩格外看重,对女孩则冷漠淡然。现今,这样的思想已经较为少见,但仍有少数父母存在这样的思想。

  受这种思想和心理的影响,父母往往对自己的第一个孩子抱有殷殷的期待,而且更希望第一胎能生个男孩。从父母期待的角度来说,在某些家庭中,孩子的命运在出生之前其实就已经定了。如果是男孩,父母就会对他关爱有加;如果是女孩,父母就可能因期待没能实现而对女孩区别对待。这类父母的做法,实际上就是性别歧视。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更没想到,自己对孩子的态度会让孩子产生认知偏差,情况严重的话,孩子的心理甚至会发生扭曲。

  我们说,一个人的性别并不是只有生理性别这一个层面,心理性别和社会性别也是性别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理性别是由我们的生物学特征决定的,心理性别取决于我们对自己生理性别的认同程度,社会性别则是由他人对一个人的生理性别的认同程度决定的。

  通常来说,父母对孩子的性别期待,同时包括对孩子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期待。孩子发现自己的性别与父母对自己的期待有所不同时,就会试着改变自己,以满足父母的某种期待,从而得到父母的某种认可。通常来说,孩子的生理性别无法改变,他们就只能在心理性别和社会性别方面做出改变的尝试。

  比如,为了迎合父母喜欢男孩的心理,女孩可能会穿着中性的衣服、理短发、学习男孩的行事方式等。表面上,女孩的这种选择给自己带来了一定的利好,可她内心深处其实并不想这样做,长期处于这样矛盾的心理状态下,女孩的心理会有畸形的可能。更有甚者,由于自己的性别不被接受,有些女孩会认为自己的其他方面也不被接受,这让她们对自己的身高、体重、爱好等都采取否定的态度。一旦产生这种心理,这些女孩就会嫌弃甚至伤害自己,乃至于产生永远难以抹去的心理阴影。

小孩心里阴影.jpg

  父母对孩子的性别期待,是他们心理需求的反映。父母的心理影响了他们的行为,这些行为又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影响,促使孩子做出相应的行为去迎合父母的心理。也就是说,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从小就受到原生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对孩子性别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对自己和外界的认知。

  思考与发现

  1.你对孩子的性别有特定的期待吗?

  2.你觉得孩子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3.在一个原生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性别期待,会对孩子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等级观念造成的心理压迫

  西西的父亲是一个非常重视传统观念的人,对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十分在意。在他看来,自己说话的时候西西绝对不能插话,他提出的观点西西也不能表示反对,否则就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在父亲这种观念的影响下,西西的等级意识变得非常强烈。无论是上学时还是步入工作岗位之后,他都希望别人能听从自己的指令,一旦职位低于自己的人表示反对意见,他就觉得对方不尊重自己,因而大发雷霆。

  传统的儒家文化,特别强调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封建时代,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社会各阶层,都对这一观念深信不疑,几乎没有人敢去违背。

  在封建社会中,上层人士正是利用等级观念来约束普通民众,让他们接受被统治、被剥削的命运。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封建社会,等级观念是维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核心理念之一。尽管封建制度早已被废除,但是一些传统观念依然一代代地流传下来。

  世代相传之下,家庭中长辈的地位和等级要高于孩子这一点,几乎没有改变过。从积极的意义上说,长幼有序体现了对长辈的尊重,是一种有礼貌和有涵养的体现,我们应该积极地学习和推广。但是,如果家长将这种等级观念看得太重,非要按照传统的那一套东西去要求孩子,那么很可能不仅无法达成目标,还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迫,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

  如果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在原生家庭中受到等级观念方面的教育,或是因为等级观念被自己的父母训斥甚至责罚过,那么孩子的内心深处就会对比自己等级高的人产生畏惧或是敌视心理。这两种心理或是兼而有之,或是某一种心理占据主导地位,而且,随着孩子的逐渐成长,这两种心理会越来越强烈,最终让孩子形成某种难以改变的心理定式。

  即便走入社会,等级观念也依然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影响。当他们面对领导、强势的人时,头脑中会不自觉地产生示弱或者对抗的意识,心态方面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以至于他们无法以正常的姿态去面对这些人。对进入社会的人来说,这种姿态会让他们无法与人正常地沟通和交往,也难以发挥个人的能力和优势。试想,一个唯唯诺诺或是总和领导对着干的人,怎么会受到领导的青睐和重用?

  长期以来形成的等级观念,如今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只不过,身为家长,不该用等级压迫来对待自己的孩子。孩子长期遭受等级观念的压迫,在内心深处可能会对以身份和地位压迫别人产生异样的渴望,等他们长大成人之后,也会以身份和地位去压迫弱势群体,以期得到孩童时期未曾得到的这种感觉。如此周而复始,等级观念自然会一直流传下去,给越来越多的原生家庭造成伤害。

  想减少等级观念造成的伤害,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几个方面做好工作。.jpg

  1.正确看待

  父母是给予我们生命和养育我们的人,我们对他们必须保持足够的尊重,即便有时因等级观念而受到委屈,也要从积极的角度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心里积累越来越多的怨气甚至仇恨。

  2.不盲信权威

  权威确实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发言权,可这并不意味着权威就都是对的。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以客观的思维去分析权威的言语或指令,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3.人人平等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只有分工的不同,而没有地位的不平等,更没有所谓的等级。既然遭受过等级观念带来的伤害,就更应该坚持人人平等的原则,时刻告诫自己不要用等级观念去压制甚至伤害别人。

  等级观念给人带来的心理伤害,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影响人的观念和行为,这段时间甚至可能持续一生。从心理层面去发现造成伤害的原因,找到被伤害的根源,客观、正确地看待这种伤害,问题最终将会得到解决。

  思考与发现

  1.在你的印象中,等级观念是否给你带来过伤害?你是怎样应对的?

  2.在你的家庭中,谁是等级最高的人?他对等级观念有怎样的看法?

  3.你是否尝试过在家庭中公开谈论等级观念?家人都是什么反应?

  依恋行为:母婴关系对成年后的影响

  杰瑞从小就和母亲十分亲密,母亲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如果母亲有事临时出去,或是加班晚一点儿回家,杰瑞就会变得非常烦躁。他对母亲的这种过分依恋,使得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觉得缺乏安全感。他对未知的结果感到担心,总是需要可靠性和可依赖性都很强的人陪伴在自己身边。

  依恋理论是一种和家庭动力紧密关联的理论,英国精神病学家约翰·鲍尔比是最早提出并建立这一理论的人。

  简单来说,依恋是婴儿和照顾他的人(一般是母亲)之间的特殊感情关系。在原生家庭中,随着婴儿与父母互动活动的增多,他们彼此之间的感情会逐渐变得深厚;作为感情联结和纽带的依恋,也会对孩子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而且,这种联结方式一旦形成,孩子很可能就会将它延展出去,在与身边的人交往时,也采取这种模式。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年幼时与母亲建立起来的依恋模式,不但决定着他与母亲之间的亲密程度,也会对他日后的人际交往产生影响。

  一个人的人际交往,涵盖了不同的阶段和对象,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中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到职场中与上司和同事的关系,再到恋爱、婚姻、家庭中与伴侣和孩子的关系,人生中的每一步,都与人际关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就是说,依恋模式对孩子的影响,会紧紧跟随他的一生。

  那么,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在什么时候初步定型的呢?

  约翰·鲍尔比对此进行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他根据儿童行为的组织性、应变性及目的性发展的具体情况,将儿童依恋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重要阶段。

四个重要阶段.jpg

  1.前期

  通常来说,这一阶段出现在婴儿从出生到12周。该阶段的婴儿对父母和身边的事物尚无认知能力,只能简单地发出一些行为信号,比如哭泣、微笑、吮手指、向父母伸手、咿咿呀呀等。看到孩子的这些简单信号,母亲会表现出更多的母爱,在孩子身边待更长的时间。

  2.建立期

  通常来说,这一阶段出现在婴儿从12周到6个月。该阶段的婴儿对特定的人和物已经有了一定认知,能够辨识他们的位置,并能发出相应的行为信号。他们对每个人都会表现出亲切感,但对母亲做出的反应最多也最频繁,并会发自内心地表现喜悦之情。

  3.明确期

  通常来说,这一阶段出现在婴幼儿从6个月到3岁。该阶段的婴幼儿能通过肢体移动和行为信号向自己辨识出的人表达亲近的意愿,对陌生人则开始表现出警惕和害怕的情绪。他们在探索未知领域时,往往需要母亲做自己的保护伞。

  4.调整期

  通常来说,这一阶段出现在幼儿3岁之后。该阶段的幼儿已经慢慢学会对母亲的行为、情绪、动机等做出预判,也能接受母亲逐渐远离自己的生活的现实,并开始尝试与其他小朋友甚至不熟悉的人交往。

  从约翰·鲍尔比的调查和理论中不难看出,孩子的依恋类型通常在3岁之前就已经定型,这一点与我们常说的“3岁看大”可谓不谋而合。也就是说,无论是从心理学理论的角度,还是从经验积累的角度,都可以说明,一个孩子与母亲的依恋关系,与他日后的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思考与发现

  1.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关注过他对母亲的依恋有何种表现吗?

  2.依恋理论是由谁最早提出的?它对养育孩子有什么意义?

  3.原生家庭中,母婴关系对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影响有多大?

  溺爱造成的内心阴影

  皮特出生的时候,他的父母都已经将近50岁了。在知天命的年纪好不容易才有了这唯一的孩子,皮特的父母自然对他关爱有加。为了保护皮特,他们做了最周全的准备,想好了万全之策。他们让皮特过上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以为这就是对他的最好照顾。

  没想到,随着皮特一天天长大,他对父母的溺爱竟越来越反感。与之相应的是,他对父母的态度也越来越恶劣,甚至到了要和父母决裂的地步。

  原生家庭中会对孩子造成心理影响的,不仅是父母对孩子的忽视、指责、伤害等方面,过度的保护和溺爱,也是让孩子产生消极思想的原因之一。

  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头脑中会形成一些固定的意识:他们觉得自己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所有的事情都要按照他们的意愿展开,而且,他们自己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一旦事情没有按照他们的意愿发展,他们就会变得情绪激动甚至怒火中烧。孩子的这种错误意识,源于父母对他们的过度保护和言听计从。

  父母将孩子视作掌上明珠,想方设法地保护自己的孩子,这并没有错。问题在于,一些父母完全不顾及孩子的个人需求和成长规律,一味地将孩子置于自己的羽翼之下,减少了孩子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剥夺了孩子应对挫败的权利,也让孩子高估了自己的重要性。

父母将孩子视作掌上明珠.jpg

  在父母面前,孩子是“小皇帝”或“小公主”,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任何事情,即便出现了差错,父母也会及时予以补救,孩子什么都不用做,就能享受可口的美食、心仪的衣服等。可是,当他们走进学校,脱离了父母的照顾之后,他们就会觉得寸步难行。当他们意识到身边的人不会再无条件地满足自己的所有要求,自己无法独立完成一些事情的时候,他们就会产生挫败感,而这种挫败感很可能会将他们的心理防线彻底击垮。

  对从未遭受过拒绝的孩子来说,一点点的失败都是难以接受的。因为他们从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在他们的头脑中,总是存在“我是最重要的”“我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我做什么都不会有人阻拦”之类的想法,这让他们总是自我感觉良好,甚至有高人一等的错觉。

  受到这些想法的影响,孩子在上学甚至工作之后,都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适应性障碍。他们说话的态度和做事的方式,都很容易引起身边人的不满,这让他们很难与身边的人成为朋友,也难以与别人建立起足够亲密的联系。当他们想要某些东西却被拒绝时,他们会感到深深的无助和绝望,因为他们的父母从来没有让他们有过这样的体验。

  对受到溺爱的孩子来说,适应没有父母的环境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他们习惯了无须付出便能得到一切的生活方式,习惯了受到认可和关注,一旦独自到新的环境中学习、工作和生活,他们就会变得手足无措。

  在他们意识到“只有付出,才有收获”之后,他们以往对自己的认知将会全部被推翻,心理状态也要进行重塑。如果能够接受这陌生的一切,他们会积极地改变自己,去适应没有父母的生活。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能够很好地接受现实并努力融入社会的,并不是全部。有一部分的情况是,被溺爱的孩子最终无法改变自己的心态,他们只能浑浑噩噩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思考与发现

  1.你对孩子有溺爱的情况吗?你觉得这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

  2.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你是分析之后再给予答复,还是无论怎样都照单全收?为什么?

  3.被溺爱的孩子,会受到哪些心理问题的袭扰?

  无条件服从:家庭中不可逾越的规则

  可可的父母十分严厉,为他制定了各种各样的规矩,而且要求他无条件服从。可可很不理解,但又无可奈何,因为他只要破坏了规矩,父母就会严厉地惩罚他。可可害怕受罚,只好对父母言听计从。但是,在学校里,可可就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了。他不再是父母眼中的乖巧男孩,而是老师眼中带头破坏纪律的调皮鬼。可可在家里和在学校截然不同的表现,让父母深感不解和无奈。

  我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规矩都是重要的存在,有了它,万事万物才能按照既定的规则不断向前发展。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概莫能外。

  每一个原生家庭中,都有其特定的内在规则。这些规则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家庭规则.jpg

  1.显规则

  这类规则可以清楚明白地说出来,有明确的要求和指令,相对比较简单。所有的家庭成员都知道这些规则,可以公开谈论,甚至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对规则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改。比如,“电视的声音不能开得太大”“洗碗的时候不要弄得到处都是水”“认真听别人说话”“脏衣服不要到处乱扔”等。这些规则是维持家庭秩序的基本保障,每个家庭成员都要尽力遵守。

  2.潜规则

  这类规则是无法“明文”规定的,也不能随意地公开讨论,而是在潜意识中形成的一种共识,是对家庭成员的无形约束。家庭成员都能对此表示理解,甚至默许这些规则的存在。一旦某位家庭成员公开论及这类规则,其他家庭成员可能就会极力地反驳甚至否定。比如,某个家庭的潜规则是不允许家庭成员发火,即便有怒气,也要想方设法压制下去。如果有人提出压抑怒火让自己难以承受,那么其他家庭成员可能会反驳他:“你完全可以宣泄自己的情绪,没人阻止你。”

  每一个原生家庭中,都会出现这两种规则,只是由于每个人对规则的认知有差异,所以在不同家庭中出现的规则的数量也是不同的。但是,无论是显规则还是潜规则,数量是多还是少,有一点都是极为相似的:原生家庭中的各种各样的规则,多数是由父母制定的。父母决定着孩子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一旦孩子违反了规则,就要为相应的后果负责。在家庭中,孩子往往只能服从和遵守规则,却不能参与规则的制定,这让孩子处于被动服从的境地。即便有些孩子内心深处并不愿意遵守某些规则,但迫于父母的威慑,他们也只能默默勉强自己接受。

  孩子表现出的接受态度,让许多父母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父母没有意识到有些规则是对孩子的无情禁锢,会对孩子的心理建设和个人成长造成负面的影响。孩子虽然暂时接受了某些规则,但是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毕竟有限,长此以往,他们的心理会发生某种变化,对社会上的某些规则也会产生抵触情绪,甚至会主动破坏这些规则。

  父母制定规则的出发点,或许是为孩子和家庭秩序考虑,但无条件服从的要求却可能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巨大的伤害。当孩子出现挑战规则的倾向时,父母应该审视一下自己,自省一下是否在家里给孩子制定了太多的规则。

  思考与发现

  1.在你的家庭中,有哪些规则是可以公开谈论的?

  2.你觉得家庭中的哪些潜规则是不能接受的?你会以怎样的方式去改变它?

  3.你会给孩子制定怎样的规则?你觉得他的接受程度如何?

  原生家庭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大壮长得人高马大,但是个性非常懦弱。他通常不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只会唯唯诺诺地附和别人。说起性格懦弱的原因,大壮回忆说:“我小时候不怎么爱说话,父母觉得我很没用,常常训斥我。他们给我的印象是很凶,他们越凶我,我越害怕,越不敢说话。时间长了,我就习惯于少说点话。即便和别人有不同的观点,我也不敢轻易表达,唯恐遭到呵斥或是嘲笑。”

  人是群体性动物,任何人都无法独立存活在这个世界上。人在一生中,总要与身边的人产生各种联系,形成不同的人际关系。

  一个人最早形成的关系,当属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我们日后与其他人建立起的关系模式,都是以与母亲的关系作为基础的。随着我们的成长,原生家庭中另一个主角——父亲会加入进来,打破我们之前与母亲之间已经形成的关系。父亲的出现,让我们不得不去调整既有的关系认知,因为在三个人的关系中,我们已经不单是要适应母亲而已,还要学会适应父亲。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我们对人际关系有了新认识,对人际关系的变化也有了更强的适应性。

  不断适应的结果,促使我们产生了某些固定的行为模式。比如,在日后与女性交往时,我们可能会采用类似于与母亲沟通的方式;而与男性交往时,我们则会采用类似于与父亲沟通的方式。这些行为模式,都是我们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家庭中,如果我们有兄弟姐妹,那么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又会是不同的模式。和兄弟姐妹,我们首先要团结友爱,与他们和谐相处;家庭中的所有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爱,所以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赢得父母的喜爱,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和兄弟姐妹之间又是竞争的关系。可见,我们和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比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但同时,这种关系对我们的人格形成帮助更大,影响也更大。

  对孩子来说,如何更好地与兄弟姐妹相处,这是一个新的人生课题。而父母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会让孩子形成不同的人格类型。

  1.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

  如果父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给孩子相同的爱,让孩子感受到公平和平等,那么孩子就会以享受的态度去与兄弟姐妹相处。孩子们的关系会非常和睦,每个孩子的心理都会健康发展,更容易形成积极、乐观、友善、包容等类型的人格。

  2.偏爱某个孩子

  如果父母对某个孩子偏爱,那么其他孩子就会产生嫉妒心理,对那个被偏爱的孩子产生不满甚至仇视的情绪。被偏爱的那个孩子,很有可能被兄弟姐妹们孤立,他更容易形成孤傲、自大等类型的人格;而其他几个孩子,虽然在对待被偏爱的孩子这一点上能达成一致,但这种关系并不稳固,他们更容易形成嫉妒、怀疑等类型的人格。

  3.过分冷落某个孩子

  如果父母过分冷落某个孩子,其他孩子为了跟父母保持一致,很可能也会疏远甚至奚落这个孩子。家庭成员的集体冷落,会让这个孩子否定自己,让孩子更容易形成自卑、恐惧等类型的人格;而其他几个孩子,长期处于冷眼旁观的位置,他们更容易形成冷漠、自私等类型的人格。

  孩子身处不同的家庭环境中,能够体验到的关系模式也有所不同。原生家庭给孩子的最初关系印象,会给孩子带来难以改变的心理认知。或者可以说,孩子在家庭中形成的关系模式和人格雏形,会被带入学校、职场、社会中,成为其人格的主要构成部分。

  对父母来说,通过家庭环境和氛围去影响孩子的心理,从而让孩子形成宽容、乐观等较为积极的人格,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课题。父母对此不能轻视,更不能忽视。

  思考与发现

  1.在家庭生活中,你能始终对孩子保持公平、公正的态度吗?

  2.对孩子人格的形成,你有什么样的看法?你认为哪些因素会对此产生影响?

  3.你有没有想过,在孩子人格形成的过程中,你对待孩子的态度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遭受创伤后的典型表现

  冰冰很喜欢画画,每次画出五颜六色的画,她都非常高兴。可是,冰冰的妈妈更希望冰冰成为一个舞蹈家,所以总是打击冰冰画画的积极性。妈妈有时说冰冰画得太抽象,什么都不是;有时说冰冰画画用的颜色太杂,搭配不好;有时说冰冰的审美不行,画得一点儿都不好看。总之,妈妈为了让冰冰放弃画画,用各种方式去打击她。冰冰渐渐对画画失去了兴趣和信心,美术老师让她画画的时候,她甚至不敢下笔,唯恐被老师批评。

  在原生家庭中遭受伤害之后,孩子往往会有一些不同寻常的表现,通过观察这些典型表现,通常可以看出孩子的心理变化。虽然每个孩子的具体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生活或学习的某个方面,孩子肯定会有所改变。即便孩子年龄很小,无法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但是通过肢体语言或者情绪,他们也同样能够传达各自的心理状态。

  孩子受到的伤害并不单单指肉体上的,心理上留下的阴影其实更需要受到关注。孩子不仅希望肉体上的伤痕愈合,更希望心灵的裂缝得以弥合。毕竟,心理创伤是比肉体创伤更严重的伤害。

  在受到伤害之后,孩子的状态会与之前有很大的不同,或是有一些以前从没有过的表现。这些表现都可能是心理创伤的外在表现。

  1.持续不断地焦虑

  对孩子来说,心灵创伤是难以迅速弥合的。

  虽然孩子身体上没有遭受伤害,但是在潜意识中,这种伤害并没有彻底结束。虽然有的时候它会被暂时遗忘,但是一旦受到刺激,受伤害时的场景就又会浮现在脑海里。造成的结果就是,孩子不断受到伤害的侵扰,心灵始终难得安宁,一直处于焦虑的状态中。

  迈克最近总被噩梦惊醒,而且梦的内容出奇地一样:父亲追着他打,他没命地逃跑。同样的梦境不断重复,这让迈克焦虑难安。

  迈克想不明白,为什么总会做这样的梦,父亲明明早就不再打他了。迈克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终于找到了答案:迈克小时候很调皮,总是带头给父母捣乱,父亲为了震慑孩子们,所以常常追打迈克。迈克总做噩梦,是因为他最近在工作上表现不好,心理产生了很大的波动。

  尽管被父亲追打的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但是这种创伤并没有真正弥合。当出现一些相似的场景时,过往的回忆就会浮现出来,令迈克陷入焦虑之中。

  2.对某些场景或人物感到畏惧

  有的时候,孩子会对某些场景或人物感到畏惧。父母或许觉得难以理解,但从心理的角度来说,可能正是因为孩子在这些场景中受到过伤害或是被这些人物伤害,他们才会如此畏惧。为了避免再次遭受伤害,孩子往往会采取回避的方式。

  小的时候,小七只要做错事情,父亲就把他锁在黑漆漆的储物间里,让他自己反省。无论小七怎么呼喊、乞求,父亲都置之不理。小七无可奈何,总是哭着哭着就睡着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七变得乖巧、懂事,没有再被父亲锁进储物间。但是,他对封闭的空间十分恐惧,甚至连坐电梯都不敢。

  小七在储物间的遭遇,给他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以至于他对所有封闭的空间都有一种心理恐惧。这种心灵创伤,对他的生活和工作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敏感度较高

  受创伤影响,孩子的心理会变得更加敏感。为了避免遭受同样的伤害,他们的警觉性会变得更强一些。只是,这种警觉有时会过于敏感,甚至会让他们产生草木皆兵的幻觉。

  明明本来是一个开朗积极的孩子,很乐于和父母分享自己的经验教训,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也愿意和父母商量着处理。

  可是,明明的父亲脾气暴躁,只要听到明明说遇到困难、和人发生矛盾之类的事情,他就觉得问题出在明明身上,对明明大加指责。

  久而久之,明明不敢再和父亲说自己的心事,也不愿意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感受。他总是觉得,无论自己说什么,都会遭到父亲的批评。

  父亲对明明的过分指责,让明明变得异常敏感,他害怕被父亲批评,所以宁可不去跟父亲交流。这种敏感的状态,让明明的神经时刻紧绷,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很不好。

  原生家庭对孩子造成的伤害,通常是多方位、多角度的。虽然孩子有时候不会主动表达,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受到伤害。有时,他们做出某些举动,就是为了避免遭受更多的伤害。只不过父母忽视了孩子的变化,才让孩子受到的心理伤害越来越深、越来越大。

  多关注孩子的变化,给予孩子更多关注,才能减少家庭给孩子带来的伤害,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思考与发现

  1.根据你的观察,孩子受到创伤后会有哪些表现?

  2.在你的印象中,你小时候有没有受过某种创伤?它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

  3.在你看来,孩子焦虑的原因有哪些?父母对此应该负有什么责任?

全部评论(0)
企业网站建设
推荐阅读
  • 科目一扣分和罚款口诀
  • 科目一扣分和罚款口诀
  •   扣1分记住6个字:禁、灯、掉、会、安、检。  1)禁:违反禁令标志、禁止标线的;  2)灯:不按规定使用灯光;(发生故障没开故障灯很危险的扣3分)  3)掉:普通公路倒车、掉头;  4)会:不按规定会车;  5)安:未按规定系安全带;  6)检:客运和危险车以外,不安
  • 生活百科
  • 时间:2024-03-01 15:16
  • 阅读:138
  • 科目一驾考知识点
  • 科目一驾考知识点
  • 一、基础知识  (一)安全文明驾驶  知识点1  1、只要有加速XX都是错的,减速慢行才是王道  2、通行的时候,各种礼让各种让都对  3、减速慢行、减速靠右、减速或停车、停车避让就直接选√  4、只要提到不用减速慢行、无需减速、不必减速都是错的5、“不得、不能”在判断题中绝大多数都是正确的
  • 生活百科
  • 时间:2024-02-22 11:56
  • 阅读:163
  • 网站如何进行SEO优化?
  • 网站如何进行SEO优化?
  • 确定关键词:关键词是指用户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的查询词汇。确定关键词是SEO优化的基础。如果您的网站能够覆盖到用户的关键词,那么您的网站就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点击量。
  • IT/互联网
  • 时间:2023-10-30 17:45
  • 阅读:469
  • 生财运营思路
  • 生财运营思路
  • 这几天看到在一些渠道上有咱们圈子的一些内容盗版,作为圈主,分享一些我的看法:  盗版最多只能是一部分信息,但事实上,愿意花几十块钱去买一些零碎信息的人,我是相当怀疑其思考能力和执行力,也会相当怀疑其对信息本身的利用程度。
  • 理财技巧
  • 时间:2023-05-02 11:35
  • 阅读:272
  • 关于理念与价值观
  • 关于理念与价值观
  • 每次航海运营,我希望有三个结果,首先是圈友拿到了结果,其次是团队锻炼了能力,最后是能沉淀一些工作方法论。做管理,很多时候是要眼睁睁的看着团队成员犯错,然后再一起复盘,这样得来的经验才会真正的长在团队成员自己身上。
  • 理财技巧
  • 时间:2023-03-21 10:51
  • 阅读:382
联系我们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