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得奖商城

过度的控制欲,束缚与压制下的挣扎

  • 管理/营销/职场
  • 时间:2022-07-04 16:22
  • 阅读:436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选择,只有不断地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这个人才算活过。相反,假若自己的人生总是被别人选择,那么这个人可以说是白活了。

  ——武志红

  从“孩子服从一切”说起

  豆豆的父母离婚之后,母亲便带着他到另一个城市生活,两个人相依为命。豆豆很懂事,知道母亲辛苦,不想让母亲分心,所以对母亲非常顺从。母亲看到豆豆的表现,觉得非常欣慰,更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豆豆身上,希望豆豆能成为自己的骄傲。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母亲开始为豆豆规划人生发展方向,她希望豆豆能听从自己的安排,服从自己的一切指令。没想到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豆豆对母亲的安排越发不满,甚至常常和她发生争吵。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孩子想要什么,父母都会尽量满足。孩子往往掌控主动权,父母是孩子命令的执行者。

  表面看来,父母确实很顺从孩子的意思。但就实际而言,掌控主动权的其实是父母,父母想满足孩子就满足孩子,不想满足孩子就拒绝孩子。而孩子,表面是发号施令的人,实际是遵从父母意愿的接受者。

  以往的经验表明,懂事的孩子是可爱的,越是懂事听话的孩子,父母越是喜欢,越会给予他们关爱和照顾。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孩子听话就是懂事的表现之一。因此,只要孩子愿意听从父母的安排,父母便会积极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反之,孩子就会被认定为调皮、捣蛋,父母往往不愿意为他们做那么多事情。

只要孩子愿意听从父母的安排,父母便会积极满足孩子的一切愿望.JPG

  从年龄方面来说,父母确实比孩子的处世经验多一些,孩子服从父母的安排,不仅有利于传承,而且可以少走弯路,避免许多失败的可能。这是千百年来一点点延续下来的传统,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被证明确实对孩子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益。

  人类有发达的头脑,具有强大的思考能力。人类往往会在充分思考之后再去做出决定,以求让自己获得最大化的利益。在思考的过程中,人一般会有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改变外界环境去适应自己,另一种是改变自己去适应外界环境。这两种思维方式,并存于人的头脑中,具体采用哪种,往往要依据实际情况才能做出决定。

  在许多年幼孩子的意识中,父母和外界环境都是难以抵抗的。面对已经或者将要遭受伤害的局面,孩子往往会选择改变自己去适应外界。因此,就出现了孩子往往表现得顺从父母的情况。

  当“孩子服从父母”成为一种社会默认的规则时,产生共鸣的父母便将它作为与孩子相处的一条准则。甚至,有些父母在不知不觉间将这一所谓的准则的作用不断放大,希望“孩子服从一切”,却全然不顾孩子服从父母的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

  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掌控的东西越来越多。从孩子应该吃什么、穿什么,到孩子应该学什么专业、报考什么大学,能够安排的一切事务,父母全都想掌控手中。他们觉得,孩子听从自己的安排,可以更快地走向成功,可以拥有更好的人生。

  然而,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过于服从父母的孩子往往缺乏主见,没有自主的判断力和独立的行动能力。因为,在长期受到父母支配的情况下,他们已经习惯于被人安排。如果没有人发号施令,他们反而会心生迷茫、手足无措。这就是“孩子服从一切”带来的严重后果。可惜的是,许多父母非但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反而以“孩子会服从我的一切指令”为荣。

  不得不说,这是家庭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一种悲哀。从孩子的心理层面着手,了解孩子“服从”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心理的角度对孩子展开引导,孩子才能走出“被迫服从”的心理误区。让孩子意识到强迫自己服从会积累消极的情绪,心理会处于不健康的状态。给孩子逐步学习和改进的空间,孩子才能逐渐摆脱父母的控制,身心得到解放。

  思考与发现

  1.生活中,你常常见到父母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命令的情况吗?孩子通常会有怎样的表现?

  2.在你的印象中,父母有没有要求你服从他们的一切要求?你是怎么应对的?

  3.你觉得,父母的控制欲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你有想要操控一切的想法吗?

  控制欲源自“不再被需要”心理

  小梦的母亲对她呵护有加,凡事都替她考虑得十分周全。从小学到高中,小梦和母亲的关系一直都很好,两个人像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一样。可是,在小梦填报高考志愿时,两个人却发生了激烈的矛盾。母亲希望小梦填报本地的院校,小梦却希望到外面看一看,走一走。两人的意见难以达成一致,母亲甚至以绝食相要挟。小梦怎么也想不明白,往日里那个和蔼可亲的母亲怎么会变成眼前的样子。

  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控制欲。有些人是想掌控身边的人,有些人是想掌控身边的事物。一旦我们想要掌控的人或事脱离预定的轨道,我们就会变得不安,甚至感到恐惧。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控制欲其实源自心理层面的某种不安全感。

  一般情况下,我们越害怕失去某些东西,就越想把它们紧紧抓在手里,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安全感。因为我们害怕失去,害怕失去某些本属于我们的东西之后,我们的内心会变得空空落落。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从出生开始,孩子便陪伴在父母身边,如果有一天,孩子长大了,想要从父母身边离开,父母在心理上自然难以接受。虽然他们明知道孩子逐渐长大是难以违背的自然规律,但是从心理上来说,父母依然会觉得难以接受。他们渴望自己成为孩子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孩子是自己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因此,当父母感觉到孩子逐渐成长,不再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就会变得空虚。为了减少空虚带来的心理和情感折磨,有些父母会不自觉地选择走进孩子的“领地”,试图掌控孩子,让孩子意识到他们存在的价值。

  尤其是在孩子生理上已经长大,心理层面却未成熟的阶段,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是最激烈和明显的。在这个阶段,父母的控制欲望会非常强烈。毕竟,孩子生命的最初二十来年,父母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孩子身上。孩子突然要脱离自己,寻求独立生活,父母难免会产生不安全感,甚至会感到恐慌。

  从这个角度上说,父母并不是天生有控制欲。他们只是担心自己会远离孩子的生活,成为孩子可有可无的附属品,所以才千方百计地通过控制孩子来体现自己的存在感。面对父母的过度控制,孩子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保持正确的认识。

父母并不是天生有控制欲.JPG

  1.父母有控制欲,并不代表不好

  父母对孩子充满控制欲,从本质上说是因为他们对孩子爱得过于强烈,希望自己成为孩子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父母忽视了孩子的内心感受,但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好,他们只是使用了错误的表达方式。如果孩子因此便顶撞甚至伤害父母,那么彼此之间的关系将变得生疏,甚至难以调和。

  2.担心孩子的安全,激发控制欲

  父母对孩子的强烈控制欲,与父母缺乏安全感有很大的关系。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孩子,突然要脱离自己的掌控,父母会担心孩子在外面遭遇危险,所以不希望孩子独自去做一些事情。不管孩子去哪里,做什么,父母都希望能有所掌控,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风险。在理解这一点的基础上,孩子可以平静地与父母进行沟通,让父母明白自己已经长大了,父母不必过分担心和掌控。

担心孩子的安全,激发控制欲.JPG

  3.孩子的行为,对父母产生影响

  那些极富个性、自主能力强的孩子,往往让父母有更强烈的危机感。父母会觉得,孩子与他们渐行渐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他们选择对孩子加强控制,希望可以与孩子保持亲密的关系。如果孩子可以让父母从心理上感觉亲近,那么父母对孩子的掌控欲就会降低,亲子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和谐。

  面对逐渐长大的孩子,很多父母会选择一些错误的教育和相处方式,使得双方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糟糕。孩子从小在父母的掌控下长大,独立能力会偏弱一些,真正离开父母的呵护之后,很难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一旦孩子将这种后果归咎于父母对自己的掌控,那么亲子之间就会产生许多冲突和矛盾。

  对父母和孩子来说,过度掌控会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如果能保持同理心,给予对方更多的理解,那么沟通就会变得简单,家庭成员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融洽。

  思考与发现

  1.在你的印象中,父母是否有过“不再被需要”的担忧?你是怎么处理的?

  2.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掌控,对孩子的心理会产生什么影响?父母又抱有什么样的心理?

  3.如果有机会,你会用什么方式告诉父母你依然需要他们?

  “我来帮你”的动机——间接操控

  苗苗的父亲很疼爱她,无论她有什么需要,父亲都能给她最快速、最有效的支持和帮助。长此以往,父亲习惯了为苗苗提供帮助,即便有时苗苗不需要,父亲也会热情地提供帮助。随着时间的推移,苗苗对父亲的帮助有了逆反心理,因为她想独立做一件事情的愿望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终于有一天,苗苗对父亲发了一通脾气之后,摔门而出。父亲愣愣地站在原地,脑子里一片空白。

  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都是孩子,无论孩子是10岁还是20岁,是30岁还是40岁,即便到了古稀、耄耋之年,孩子也依然是孩子。对父母来说,“孩子”这一身份是一种心理上的认知,与年龄大小无关。

  父母永远都不放心孩子,总觉得孩子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帮助孩子是父母一生的重要使命和工作。一旦发现孩子遇到什么困难,“我来帮你”总是父母头脑中闪过的第一个想法。

  孩子年幼的时候,父母的帮助可以让他们更顺利地成长。可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想要独立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父母的帮助就会显得有些不合时宜。有些时候,孩子或许并不需要帮助,他们更加享受独立做好一件事情的成就感。父母想要给予帮助,孩子却不想接受帮助,这种时候,孩子的心理和父母的心理就会产生冲突。

  孩子开始拒绝父母对自己的帮助时,说明他们已经有了自主的意识。但对父母来说,这意味着孩子将要独自面对许多未知的事情,可能遭受许多挫折和失败,这是父母不能接受的。因此,父母可能会选择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帮助,以达到间接操控孩子的目的。他们认为,只有将孩子牢牢控制在自己手里,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

  不能说父母的这种想法有错,因为就本质而言,父母是为了孩子考虑。但是,如果这种掌控超过正常的限度,那就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面对想要间接操控自己的父母,孩子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渐改变父母的心态。

  1.与父母积极沟通

  父母对孩子都抱有很高的期待,期待一旦过高,孩子难以独自实现的时候,父母就会想要帮助,进而对孩子产生过度的控制欲。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孩子需要与父母多多地积极沟通,让父母明白自己有目标,也有能力去做一些事情,不需要父母处处提供帮助。如果能说服父母,想必父母的控制欲就会有所降低。

  2.常常自我反省

  一般来说,父母对孩子的帮助和操控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父母总是想要帮助孩子,那么孩子就该自我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确实没有独立自主的能力,以至于让父母这样担心。如果发现确实是自身能力不足导致父母操控欲望增强,那么就要及时提升自身能力,让父母安心地放手。

  3.用行动说服父母

  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如果只是用语言劝说父母,相信父母始终难以相信。如果能用实际行动证明父母的担忧是不必要的,父母的想法是错误的,那么父母更愿意改变自己的想法,从心理上接受孩子长大的事实。他们会逐渐改变自己,最终做到放宽对孩子的控制。

  美国育儿专家西尔斯说过:“爱孩子需要恰如其分,表达爱也要有尺度和分寸,只有如此,爱才不会成为变态的掩饰。”

  父母帮助孩子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有些帮助并没有兼顾实际情况。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自然规律,父母无法做到永远掌控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由,让孩子在舒适的环境中成长,孩子才不会在父母的束缚中挣扎。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才不会受到原生家庭的伤害。

  思考与发现

  1.你的父母常常要求帮助你吗?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明确拒绝他们的帮助的?

  2.父母为你提供的帮助,对你的成长有什么积极作用或者消极影响呢?

  3.对父母的间接操控,你有什么看法?想过怎么改变这种局面吗?

  过于听话=缺乏主见

  莎莎的母亲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她说的话,莎莎从来不会表示反对。母亲觉得莎莎很听话,对莎莎在这方面的表现非常满意。只不过,母亲慢慢察觉到,莎莎不只听她的话,对别人的话也十分听从。这让莎莎的母亲有些难以接受。自己那么有主见,莎莎怎么是一个这么没有主见的人呢?看到莎莎唯唯诺诺的样子,母亲就大发雷霆。

  在很多父母看来,听话是孩子的一个很大的优点,和邻里聊天的时候,也常常把孩子的这个优点挂在嘴边。有的时候,父母甚至认为孩子听话就说明孩子很懂事,能理解父母的苦心。

  固然,孩子听话,父母比较省心,也节约了很多与孩子进行口舌之争的时间。但是,如果孩子过于听话,对父母的任何建议都不打折扣地执行,那么孩子就可能失去自主表达的动力,他们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就只能被动接受。如果父母忽视这一情况,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缺乏主见。

  妈妈:“宝贝,去动物园还是博物馆?”

  儿子:“去博物馆。”

  妈妈:“还是去动物园吧,博物馆人太多了。”

  儿子:“好吧。”

  妈妈:“去动物园先看长颈鹿还是海豹?”

  儿子:“看海豹。”

  妈妈:“还是先看长颈鹿吧,海豹表演的时间太长了。”

  儿子:“好。”

  妈妈:“你想喝什么?果汁还是矿泉水?”

  儿子:“果汁。”

  妈妈:“我觉得还是喝矿泉水吧,喝果汁对牙齿不好。”

  在我们身边,这样的场景经常会上演,这样的对话几乎每个人都曾经历过。表面上,父母给了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可是当孩子做出选择的时候,父母往往又加以否定。有许多父母并非有意为之,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孩子在长期不被父母认可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顺从父母的意见,直至变成一个无比听话的孩子。

  这是因为,孩子只要表达了与父母不同的意见,父母就会否定甚至反驳孩子,直至孩子学会服从。受到父母长期的否定,孩子会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进而丧失信心。孩子慢慢地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变得越来越唯唯诺诺,无论父母说什么,他们都不表示反对。他们看似乖巧听话,实际是由于父母的管制而变得懦弱。

孩子看似乖巧听话,实际是由于父母的管制而变得懦弱。.JPG

  当孩子长大之后,果真缺乏主见的时候,父母往往又会责备自己的孩子,觉得他们连主见都没有,很难成就大事。然而,这些父母并没有意识到,正是孩子小时候过于听从父母的话,才失去了自己决断的机会,自然无法形成自主意识。

  如果父母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总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那么孩子就会不自觉地顺从父母的意愿。这种听话,并不是孩子发自内心的,而是因为受到了父母在心理方面的伤害,才做出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

  有人曾说:“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听取别人的意见,但这绝对不是为了顺从别人,而是为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孩子听从父母的意见,不应该以博得父母的好感为目的,而要在明辨是非的基础上,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身为合格的父母,首先要懂得尊重孩子,要知道对孩子进行过分的掌控会让孩子倍感束缚和压抑。当心理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时,父母眼中那个听话的孩子,很可能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

  李玫瑾教授曾说:“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成的,孩子的每种心理或者行为问题,一定和父母的行为有关,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过于听话的孩子,长大之后往往缺乏主见,这并不是孩子的错,而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只有不强迫孩子听父母的,给孩子自己决断的机会,孩子才能越来越有主见。优秀的父母,应该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在孩子提出正确的观点时,应该给予积极的支持,这样才能不断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思考与发现

  1.你的身边,有缺乏主见的朋友吗?他们有什么样的表现?

  2.你觉得,主见对一个人具有怎样重要的意义?你有什么方法可以增强主见性?

  3.小时候,你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孩子吗?你觉得自己现在的性格受小时候的影响有多大?

  专制下被扼杀的天性

  皮皮是家里的独生子,而且是在父亲40岁时才降临到这个世界的,因此父亲对他十分在意,唯恐他受到一点儿伤害和委屈。父亲为皮皮制订了各种严格计划,以确保皮皮能安心学习和安全玩耍。只是,这些计划剥夺了皮皮的一些自由,让皮皮无法像其他小朋友一样享受属于自己的童年快乐。父亲要求皮皮严格执行计划,否则皮皮就会被罚站、斥责等。无力反抗的情况下,皮皮对父亲产生了极大的反感,表面遵从,背后却无视父亲的要求。

  专制是一种相对原始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反映出的信息是专制者往往具有深深的不安全感。在专制者的眼中,所有的事情都应该以他们的意志为中心,否则他们就无法找到存在感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在原生家庭中,父母专制的方式,通常是对孩子的占有和掌控。孩子似乎是他们的私人物品,只是他们表现专制力的工具,他们想怎样对待孩子就怎样对待孩子,想如何要求孩子就如何要求孩子。在专制型父母的眼里,整个世界都要围绕在自己周围,更不要说一个小小的家庭和身为家庭一员的孩子。

  在这种畸形的关系里,孩子存在的主要意义,是维持父母的存在感。也就是说,专制型父母要靠孩子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类父母的存在感完全依赖于自己孩子的存在,一旦孩子脱离了原生家庭,那么父母也就觉得自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这类父母的关键问题,在于缺乏安全感。他们很怕孩子远离甚至抛弃自己,所以以专制的方式让孩子陪伴在自己身边,以此凸显自己的重要性。他们觉得只有通过孩子才能体现自我价值,拥有完整的人生。

  专制型父母的这种做法,会对孩子造成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

  (1)孩子失去了做自己的机会,人格可能出现残缺。

  (2)孩子长期受到压制,心理状态极不稳定,容易做出极端行为。

  (3)孩子对父母充满恐惧和敌对情绪,严重时甚至对父母产生怨恨。

  由专制型父母养育的孩子,往往会因为屈服于别人的力量而忽视自己的感受,他们常常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尽量去满足别人的需求。这种思维和行为方式是受到了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影响。孩子如果不遵从父母的意愿,那么非但无法得到父母的任何喜爱,还可能受到一定的惩罚。所以,孩子只能选择扼杀自己的天性,以满足父母的要求。久而久之,这种思维成为一种定式,对孩子日后的成长也产生了影响。

  尤其对与专制方性别相同的孩子来说,这种影响的程度更深、表现更明显。一个与专制型父亲生活在一起的男孩,往往很难对男性这一性别产生认同感;一个与专制型母亲生活在一起的女孩,则很难完成对女性这一性别的认同。其中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专制型父母的霸道、强权作风让孩子对他们充满恐惧,孩子不希望自己像专制的父母一样,所以潜意识中不愿对父母的性别表示认同。

  长期处于这种否定现实的状态中,孩子的心理会受到影响,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1.无法完成性别认同

  孩子对性别的认同,最先是通过认同父母中的同性来完成的。同性专制型父母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会让他们无法对父母产生认同,也就无法完成性别认同。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出现男孩女性化或女孩男性化的可能。

  2.产生社交恐惧

  孩子对父母的专制会有不满、恐惧、愤怒、憎恨等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情绪会逐渐泛化到权威、同性的人身上,乃至所有人。这会让孩子畏惧与人接触,从而产生社交恐惧。

  3.影响婚姻关系

  父母中的同性对孩子的压制,也体现在孩子对父母中的异性的喜爱上。由此泛化出去,孩子将无法与异性正常交往。即便结婚之后,在与另一半相处的过程中,原生家庭带来的不好体验也依然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深切的影响,令夫妻之间产生隔阂,难以亲密相处。

  生活于父母专制环境中的孩子,一般都很害怕犯错和失败,更不敢违背父母的意愿。他们没有自己的目标和人生,更无法展现自己的天性。他们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似乎就是为了协助专制型父母证明专制的力量。

  受到专制型父母的影响,孩子很可能在长大成人后变成一个比父母更加专制的人。在某些人看来,这都是父母的错,于是他们将责任归咎于原生家庭。可是,如果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那就万万不该将自己承受过的痛苦再施加到别人的身上。只有摆正自己的心态,化解心中的怨气,原谅父母的专制,才能彻底摆脱专制心理的控制。

  思考与发现

  1.你的父母是专制的人吗?他们是如何与你相处的?

  2.你了解过专制型的父母吗?他们是如何掌控孩子的?

  3.在你看来,父母的专制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孩子应该怎样消解这些影响?

  管束过度,剥夺孩子的选择权

  璐璐从小就在母亲的过度关怀下长大,小到穿什么衣服、吃什么水果,大到上什么兴趣班、高考志愿怎么填,全都由母亲决定。璐璐好不容易熬到大学毕业,将要步入工作岗位,母亲依然要为璐璐选择的工作把关。感觉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可以自己做出选择的璐璐,这一次没有听从母亲的建议,毅然选择了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母亲震惊于璐璐的表现,也对璐璐的“不识好歹”十分不满。

  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选择权都是非常珍贵的。没有选择权的人生,是没有目标和动力的。对孩子来说,这样的人生是残酷的。

  在实地走访中,我们有这样一种体会:很多孩子之所以和父母产生矛盾,原因在于父母管束过度,剥夺了孩子的选择权。

  许多家长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认为给孩子一定程度的约束,是因为担心孩子,而非刻意管束孩子。“担心孩子”这个理由为父母的控制欲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托词,但是孩子对此意见颇多。孩子想要自主权,父母却要无情剥夺,孩子难免心生不满。

  韩梅是一位年轻的妈妈,但不到30岁的人,看上去却像40多岁。

  关于自己显老的原因,她有自己的解释:“孩子太不让人省心了。要给他洗衣、做饭、辅导学习,几乎每件事情我都得管,根本没有时间打扮自己。”

  看看韩梅一天的日程安排,我们确实觉得她真的太忙了,基本没有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比如,孩子要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饭,喝什么饮料,玩什么玩具,看什么节目,跟谁一起玩耍,参与什么游戏、活动等,韩梅样样都要加以管束。她完全不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而是将一切权利都握在自己手中。

  韩梅将所有时间都用在孩子身上,却时常被孩子嫌弃。有时孩子不愿接受她的安排,大哭大闹,她依然不为所动,坚持要孩子按照她的要求行事。

  在日常生活中,像韩梅这样管束孩子的情况简直司空见惯。父母们总以各种各样的借口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指令行事,不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在父母看来,自己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孩子考虑;但在孩子的意识中,这种安排好的生活并没有什么乐趣可言。这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理矛盾。父母越事无巨细地管理孩子的一切,孩子越容易受到心理的伤害。

  缺失选择权的孩子,往往会形成两种截然相反的性格。

截然相反的性格.JPG

  1.完全顺从,缺乏决断力

  完全顺从父母的孩子,习惯于接受父母的管束,凡事都依赖父母,自己却无法做出决定。他们更愿意过被父母安排好的生活,这样无须自己考虑过多事情。或是他们即便想要考虑,也没有那样的能力。

  2.心理压抑,做事不计后果

  孩子被父母管束过严,很多想做的事情都无法去做,这会让他们的心里产生压抑感。当情绪压力累积到一定阶段,他们想要发泄,就会不计后果地去做事情。在潜意识里,他们会觉得,即便出了问题,父母也会给自己善后。

  武志红曾说:“生命的意义就在于选择,只有不断地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这个人才算活过。相反,假若自己的人生总是被别人选择,那么这个人可以说是白活了。”如果孩子从小就被剥夺了选择权,孩子处理事情的能力就难以得到锻炼,他们也很难真正体会生活和生命的意义。

  相关的实验已经证明,当孩子拥有自主选择权的时候,他们的主动性和行动力都更强,因为他们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要用实际行动去达成最好的目标。

  然而,很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孩子对选择权的重视,也忽视了孩子独立性格的培养。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给予孩子一定的管束,让他们在一个有限制的空间内成长,是对孩子的应有保护。但是这种保护如果过于严密,以至于为孩子画出各种条条框框,那就不是明智之举了。

  孩子的未来由他们自己决定,父母不可能一直陪伴在他们身边。总是替孩子做选择,实际是在变相打压孩子的想法。孩子不敢表达,不用思考,他们失去的就不仅仅是在错误中学习的机会,而是一个完整的人生。

  思考与发现

  1.小的时候,父母对你的管束多吗?你对那样的生活是怎么看待的?

  2.你有没有想过怎样才能摆脱父母的过分管束?你采取的方法确实奏效了吗?

  3.在内心深处,你对父母的管束是否有过怨恨?你是怎样消除这种情绪的?

全部评论(0)
企业网站建设
推荐阅读
  • 科目一扣分和罚款口诀
  • 科目一扣分和罚款口诀
  •   扣1分记住6个字:禁、灯、掉、会、安、检。  1)禁:违反禁令标志、禁止标线的;  2)灯:不按规定使用灯光;(发生故障没开故障灯很危险的扣3分)  3)掉:普通公路倒车、掉头;  4)会:不按规定会车;  5)安:未按规定系安全带;  6)检:客运和危险车以外,不安
  • 生活百科
  • 时间:2024-03-01 15:16
  • 阅读:140
  • 科目一驾考知识点
  • 科目一驾考知识点
  • 一、基础知识  (一)安全文明驾驶  知识点1  1、只要有加速XX都是错的,减速慢行才是王道  2、通行的时候,各种礼让各种让都对  3、减速慢行、减速靠右、减速或停车、停车避让就直接选√  4、只要提到不用减速慢行、无需减速、不必减速都是错的5、“不得、不能”在判断题中绝大多数都是正确的
  • 生活百科
  • 时间:2024-02-22 11:56
  • 阅读:164
  • 网站如何进行SEO优化?
  • 网站如何进行SEO优化?
  • 确定关键词:关键词是指用户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的查询词汇。确定关键词是SEO优化的基础。如果您的网站能够覆盖到用户的关键词,那么您的网站就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点击量。
  • IT/互联网
  • 时间:2023-10-30 17:45
  • 阅读:483
  • 生财运营思路
  • 生财运营思路
  • 这几天看到在一些渠道上有咱们圈子的一些内容盗版,作为圈主,分享一些我的看法:  盗版最多只能是一部分信息,但事实上,愿意花几十块钱去买一些零碎信息的人,我是相当怀疑其思考能力和执行力,也会相当怀疑其对信息本身的利用程度。
  • 理财技巧
  • 时间:2023-05-02 11:35
  • 阅读:273
  • 关于理念与价值观
  • 关于理念与价值观
  • 每次航海运营,我希望有三个结果,首先是圈友拿到了结果,其次是团队锻炼了能力,最后是能沉淀一些工作方法论。做管理,很多时候是要眼睁睁的看着团队成员犯错,然后再一起复盘,这样得来的经验才会真正的长在团队成员自己身上。
  • 理财技巧
  • 时间:2023-03-21 10:51
  • 阅读:385
联系我们
展开